正文 千島湖生態旅遊的開發與管理研究(1 / 3)

千島湖生態旅遊的開發與管理研究

政府與公共管理

作者:張霞 彭勃

摘要:生態旅遊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能夠促進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三者的協調發展,因此受到旅遊業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本文根據浙江千島湖生態旅遊區的資源條件,從功能規劃、產品創新、內涵拓展等維度深入剖析了旅遊開發存在的問題,並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發展對策。

關鍵詞:千島湖 生態旅遊 開發 對策

生態旅遊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目前學術界尚未有統一認識,由於關注的重點不同,對生態旅遊的理解可謂多樣,其中較為全麵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是1992年生態旅遊學會所做的定義,即:“以保護生態係統的完整為目標,有目的的到自然區域開展旅遊活動,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由此可見,生態旅遊反映了現代都市人回歸大自然、返樸歸真的心理願望,既發展當地經濟,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又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是一種有別於傳統旅遊業的重要旅遊發展模式。

千島湖位於浙江省淳安縣境內,是著名的湖水景觀區。2012年千島湖旅遊經濟總收入70.2億元,同比增長21.2%,其中生態旅遊產品的策劃與營銷是旅遊業強勢上揚的關鍵。但是到目前為止,千島湖生態旅遊與國內其它地區相比,發展狀況並不盡如人意。為此,本文基於千島湖生態旅遊區的現實資源條件,深度分析千島湖生態旅遊開發中的製約因素,並在此基礎上提出運營策略。

1.千島湖生態旅遊區的風景資源

1.1一湖秀水,碧波蕩漾

千島湖是為建壩蓄水修建而成的人工湖,湖水主要來源於新安江,水清澈無汙染,煙波浩渺的湖麵麵積達567.40平方公裏,晶瑩剔透的湖水有178.4億立方米,湖水的平均深度是34米,最深處達到108米,能見度高達12米,水質絕佳,整體上符合國家一類水質的標準。

1.2千島千姿,絢麗多彩

千島湖擁有眾多的島嶼,湖內各島嶼大小不一,遠近不同,姿態萬千,有起有伏,宛如散落在湖麵的璀璨珍珠。從上空俯瞰,分布密集的小島之間像是拚圖,拚湊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畫麵,每個小島的空間分布都不可或缺、恰到好處。分布疏散的小島之間是大片的、平靜浩瀚的蔚藍色湖水,令人心曠神怡。

1.3山峰岩石,千奇百怪

千島湖風景區的地貌景觀獨特,以丹霞地貌和石灰岩地貌為主,其中千島湖石林的石灰岩地貌以及屏峰岩兩側的丹霞地貌景觀“飛來石”,“腰子石”等極具特色;此外,千島湖西北湖區的仙人潭,長嶺石柱等也以其驚險的峭壁峽穀、奇形怪狀的岩石聞名世界。

1.4動植物繁多,生機盎然

作為國家森林公園,千島湖風景區的青山連綿不絕,植被鬱鬱蔥蔥;景區珍貴樹木種類繁多,其中有20種國家重點保護樹種;景區土壤、氣候極適宜茶樹、山核桃樹、桑樹、毛竹等經濟植被的生長。完整的生態環境使這裏成為了野生動物的王國,湖內有各種水下生物,其中淡水魚類有13科94種,年捕魚量達4000多噸;島上鳥類、爬行類、哺乳類等各類野生動物齊聚一堂,其中鳥類品種多達90種。

2.千島湖生態旅遊開發存在的問題

2.1缺乏科學合理的生態旅遊整體開發規劃

大多數旅遊開發商未充分了解千島湖生態資源環境的整體情況,以至於生態旅遊開發的層次低,同時伴隨著水質惡化、植被破壞等環境問題的出現,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另外,在開發過程中出現開發商集中爭奪的熱門地區,而有些具有潛在生態價值的旅遊區則被忽略的現象,結果導致生態旅遊開發區過度集中於小範圍空間,景點布局失衡,整體效益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