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應用型高校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研究(1 / 2)

應用型高校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研究

教育管理

作者:朱天一 楊傳明

摘要:校企合作為應用型高校經管類專業提供了實踐化教學的載體,是提升學生綜合性職業素質的重要途徑。由蘇州科技大學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現狀入手,剖析現有培養模式框架,分析其存在的問題,給出相關對策,以探索符合本地區實際和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鏈路體係。以期為我國應用型高校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改革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高校 校企合作 人才

校企合作是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綜合利用學校、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學資源,采用學校課堂教學和校外企業實習有機結合的方式,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高校經管類專業是對經管理論和實驗實踐技能要求相對較高的學科,非常適合校企合作這種培養模式。蘇州科技大學自建校以來,定位於應用型人才培養,其經管類專業一直都十分注重校企合作來培養學生。在眾多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相關經管類專業不斷探索校企合作互動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目標的製定、教學課程體係和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等方麵進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的現狀分析

回顧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的曆程,每一次轉變都是與國家和蘇州地區的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可以說是學校對市場準確把握、主動調整的結果。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從自發到自覺。蘇州科技大學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雖然經過了長期的發展,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處於自發的合作階段。在自發合作的初期,大部分合作都是以短期、不規範的、依賴於人脈關係推進的低層次的合作,未能形成統一協調的、自覺的整體性行動,其合作的效果也是參差不齊。近年來,隨著蘇州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社會對營銷人才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高,校企合作這種高效高質的人才培養模式也逐步得到了學校、企業、學生和家長的認可,現已成為各方對應用型營銷人才的自覺要求。校企合作也由初期自發行為逐步發展到校企雙方的自覺行為。

第二,由單一到多元。在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的早期,僅僅是一專業與為數不多的幾個企業之間的合作,通過發展,如先後同蘇州物流商會、中國營銷行業協會、蘇州市人才交流中心、蘇州工業園區人力資源開發公司、高新區人才交流中心等行業協會及人才中介機構開展交流與合作,初步形成了“學校—行業機構—企業”三位一體的合作網絡,大大拓寬了校企合作單位的數量和多元性。

第三,從單項到多項。初期的校企合作,僅限於實訓上的合作。由企業提供實訓場所,學生進企業實訓,完成經管類相關能力的訓練。隨著社會對應用型營銷人才要求的提高,校企合作的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已涉及經管類人才培養的每一個環節,其深度和廣度都是空前的。

第四,由無序到規範。在校企合作的早期,存在相當部分的口頭合作承諾,這種口頭承諾並未明文界定校企雙方的責任和義務。經過多年發展,校企合作大多以合同和協議,雙方的權益受到法律的保障。

2.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框架

人才培養模式通常涉及三方麵的問題:第一,是培養什麼樣的人;第二是用什麼來培養人;第三個問題是怎樣來培養人。第一個問題主要涉及培養目標和規格方麵,屬於目的要素;第二個問題主要涉及內容層麵的課程計劃和教學方麵,屬於內容要素;第三個問題則涉及行為層麵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屬於方法要素。下麵,就蘇州科技大學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具體闡述。

2.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蘇州科技大學經管類專業將其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於為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經管類人才。在重視學生經管類基礎知識培養的同時,加大其職業技能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如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具備物流管理、管理學、經濟學、法律等方麵的基本知識,掌握物流市場調查與分析、物流規劃、供應鏈管理等方麵的能力,具備較強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能在各企事業單位中從事物流管理方麵工作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