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的建設項目規劃在牧羊鄉,這裏大多數是農田,隻有四個分散的村莊。文化城規劃有一條古玩街,這條街加上兩側的規劃,要占其中一個村子的七十多戶的房子,其中有質監局的一處基地,除了一座三層樓以外,他們在這裏圈了三十畝地種各種蔬菜,還建了些大棚還有雞舍和豬圈,平時供應自己的食堂,吃不了剩下的,當福利發給職工。其實,這樣也隻占產出的一小部分,而剩下的那大半部分,都被丁大春裝進禮盒到處送禮了。
質監局是這樣,農牧局、食藥局、工商局也有自己的基地,蕭何吏曾經諷刺地說要想管好食品安全,恐怕要先把你們這些食品監管部門的基地撤了才行,否則,你們監管起來怎麼會有動力?
任何拆遷,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先從公家單位開始的,一來是為了起個帶頭模範作用,二來,公家的東西畢竟不是自己的,多賠點少賠點早拆點晚拆點對單位領導來說其實也真無所謂,何苦不給市領導個人情。三來,公家的東西雖然是你局裏的,但更是黃北市政府的,到了這種時候,你一個局長也沒什麼談條件的資格。
可是丁大春卻似乎對這條規則不太在意,或許他更重視部下的利益,這是他們放心農產品的自留地,而且在旁邊還建起了一座三層小樓,看著樓不算大,但台球室、羽毛球室、麻將桌、乒乓球台以及各式各樣的健身運動器材是應有盡有。樓後就是一個剛修好的魚塘,魚塘邊是剛移栽來的垂柳,雖然魚塘並不大,卻還在中間弄了個小石台,像湖心島一樣,上麵有涼亭,一個小小的浮橋,也可以坐小木船過去。
這是丁大春最後幾年的一筆得意之作,既籠絡了職工,又為自己退居二線後留了一個可以繼續享受特權的地方,這裏的經理是他的小姨子,各類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也幾乎都是他家的親戚。
所以,在他心裏,早就打定了抗拆的念頭,更何況是讓他帶頭先拆。
拆遷辦也並不著急,來了幾趟,都是打個哈哈,也並不深聊,釣會魚,打會牌,然後吃頓真正無公害有機綠色食品就打道回府了,回去彙報講自己做了多少工作,磨了多少嘴皮子,從政策到人情,從軟到硬,能使的都使了,但這邊確實存在客觀情況,而且這裏綠化很好,是不是改改規劃,在這裏建個街心公園啥的?
蕭何吏對煙雨湖項目其實也並不是多支持,但對文化城這個項目倒是比較感興趣,黃北雖然地處偏僻,但也有悠久的曆史,現在還存著幾處千年遺跡,如果真能把文化市場做起來,那黃北的經濟無異於又多了一雙翅膀。
調度了幾次後,依然還是沒有進展,蕭何吏有點著急,親自到現場開協調會,基地的大小職工聽後,都紛紛拿著鋤頭、木棒堵在大門口,群情激奮的樣子。質監局機關的職工也來湊熱鬧,他們也不想從此沒有了這優質放心的福利。附近的村民也趕來了,他們也早知道拆遷的事了,雖然心裏盼著早日拆,早日住進新房子,但真到了拆的時候,那還是要阻撓一下的,以方便抬抬補償價格,這是慣例。
鬧了許久,在再三的催促下,丁大春這才慢騰騰地來了,見到蕭何吏,第一句話就是陰陽怪氣的一指那座樓:“咦,我以為早就夷為平地了呢,怎麼還好好的啊?”
“丁局長,這是段書記親自抓的項目,你可要考慮好!”蕭何吏冷冷地盯著丁大春,心裏滿腔怒火。
“你看這些人!”丁大春指了指門口聚集的那些人,苦著臉道:“蕭市長都指揮不動,我一個小小的局長怎麼能指揮的動?我看恐怕段書記來了也未必鎮得住!”
丁大春說完笑了起來,不但他隨行的人跟著笑,就連蕭何吏這邊城建口的很多人也跟著笑了起來。
“那好吧,我們就看看段書記能不能鎮得住。”蕭何吏淡淡地笑了笑,摸出電話給段文勝打了過去。他知道這個項目是段文勝心中最重的事情了。
免去職務
“我馬上過去!”段文勝書記沉聲了一句,便掛了電話。
蕭何吏心頭微微有些詫異,盡管預料到段書記會支持自己,但也沒想到段書記會親自出馬而且如此幹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