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烏孫求親(1 / 2)

在馮長樂、李媛媛好不容易找到了馮嫽的下落,急匆匆地趕往長安的同時,伊力亞已經又從烏孫踏上了去漢朝的路途。原來,伊力亞一行回到烏孫後,立馬向烏孫昆莫獵驕靡彙報了他們在長安見到的繁華盛景。獵驕靡聽完他們的描述後,萌生了強烈的想與漢朝結盟的想法。他一方麵積極配合張騫一行,安排人送張騫的副使分別訪問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條支、身毒、於闐等國。另一方麵,他主動征求張騫的建議,如何做才能讓漢朝和烏孫都放下疑心,永世修好。張騫告訴他說:“在中原,以往各國往往通過兩種方式來表示願意永世修好的誠意,一種是將自己的兒女作為人質送到別國;另一種是通過贏取別國帝王的女兒作為自己的妻子。”

獵驕靡一聽哈哈大笑說道:“那我當然選擇第二種啦,既可以和漢朝修好,又可以娶到漢朝皇帝女兒這樣的美人兒,何樂而不為呢?”說罷,他當機立斷,委托張騫帶著伊力亞和他的幾位親信帶著一些聘禮去長安麵聖求親。

考慮到事關重大,三人日夜兼程趕回了長安。到了長安後,張騫先安頓伊力亞一行在驛館住下後,不敢耽擱,連家也未歸直接入宮麵聖去了。時值午時,漢武帝正在午休,張騫便一直在門外候著,大監讓他先回去梳洗一番再來,他卻回答說:“大監,我確有重要事情稟告,一定要第一時間麵聖。”大監見張騫確有急事,便在漢武帝午休起來後,第一時間告知了他,漢武帝立馬讓大監請張騫在禦書房候著等待召見。

麵見了漢武帝後,張騫說明了此次烏孫的來意。漢武帝一聽,有些驚訝,而後淡定的分析道:“這小小的烏孫,打的算盤倒是真精,朕的女兒最大的也不過十歲,那獵驕靡卻已年近半百。朕若準了烏孫的求親,他們倒是得了我大漢這樣一個有力的靠山,而朕卻親手葬送了自己女兒的終生;若要是不準這烏孫的求親,那烏孫此次臉麵盡失,肯定會像匈奴方麵靠攏,我大漢不僅失去了一個可以腹背夾擊匈奴的盟友而且多了一個正麵攻擊我大漢的匈奴幫凶。這步棋不管如何下,朕都是有所損失啊。”說完後,他看了看張騫問道:“張愛卿你可有好的解決辦法?”

張騫想了想回答說:“臣鬥膽認為可以借鑒當年太祖高皇帝的做法,將一位家人子收為公主,下嫁給獵驕靡。”

漢武帝聽罷,邊想邊說道:“這個辦法倒是可行,既可以和烏孫永結姻好,又保全了朕女兒的終生幸福。好,就依張愛卿所奏。你且安排烏孫使者在驛館休息幾日,待朕選好家人子做了公主後,再宣他們覲見。”而後,又吩咐大監,去將宮中家人子的畫像都取來禦書房,他要親自挑選。張騫看事情得以圓滿解決,這才告退回家去了。

不到一會,大監就把家人子們的畫像拿到了禦書房裏,這時,未時已到,馮嫽也來到了禦書房。漢武帝見她來了,指著一旁的畫像說道:“馮女史,你先瞅瞅這些畫像,看看哪個家人子最合你的眼緣?”

馮嫽聽後,心想:這漢武帝搞什麼飛機,難道要賜給我個家人子?天啊,他竟然要賜給我個家人子?他不會是以為我有喜好同性的癖好吧?淡定,淡定,也許他隻是賜給我個家人子做侍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