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華夏民族也是一個非常善於總結的民族,是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民族,現在的華夏民族,正是處於一個學習的階段,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像鯨魚在吸食的時候一樣,會不管好壞。
甚至是連水一起也吸進去,等到全部吸引完成之後,才會將那些多餘的水份和雜質給排放出來,而現在的華夏民族,就像是一塊幹燥了很久的海綿一樣,急需要吸取更多的水份來補充自己。
等到自己的水分吸取充足之後,再會慢慢地將一些對自己有害的雜質給排除出去,隻留下好的東西,讓這些東西可以更好地豐富和提高自己,而現在的華夏民族,就是處於吸收的狀態,所以自然會將一些壞的東西。
不小心地吸入自己的觀念之中,而這些觀念,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可能會泛濫成災,等到人們發現它的危害之後,發現他對民族是有害之後,就會漸漸地將這些錯誤的觀念給排除出去,讓這些觀念無法對自己產生影響。
而這就是五千年華夏傳承的基礎,正是因為華夏民族的根基已經打牢了,就算是有著再大的風雨,相應在有心人的努力之下,在政府的帶動之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種錯誤觀念的危害性。
從而加以抵觸,讓這種觀念無法在華夏的土壤裏成長,當然在目前這段時間內,這樣的想法,可能暫時還無法實現,因為社會發展太快,人們對物欲的追求,還沒有達到一個飽和的狀態。
所以為了補充自己,這些錯誤的觀念,可能還會暫時地影響著這一代的華夏人,讓人們的觀念,暫時性地充滿了對物欲的追求,暫時性地一切以利益為主,暫時性地忘記了,華夏是一個講究仁孝的國家。
而仁孝則是立國的根本,如果一個民族,連這些基本的東西都沒有了,那麼這個國家存在的時間也不可能會太久,就像西方的國家一樣,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存在的時間,會像華夏一樣曆史悠久。
再強大的帝國,也會有灰飛煙滅的一天,而這樣的民族,永遠都沒有民族的觀念,種族矛盾衝突,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華夏這樣強大的根基,無法做到民族的融合,而不像在華夏,不管多麼多的種族,到了這個大氛圍之中,都會逐漸地被融合,逐漸地融入到這個溫暖的大家族之中。
這個就是華夏民族融合的可怕性,也是其他民族非常忌憚的,曾經有多少的民族,對華夏大地,都造成過巨大的威脅,甚至是出現了改朝換代,但是結果呢,還不是一樣被華夏民族所融合,最終成為了華夏民族的一份子?
這就是因為這樣的家庭,是沒有人願意舍棄的,也舍不得放棄,因為身為其他的民族,隻會相互地揣測,相互地利用,永遠都沒有所謂的鄰裏鄉親這麼溫暖的概念,就像現代都市一樣,隻會讓人感覺到冰冷。
所以不管是多麼地忙,華夏民族的人,都會在過年的時候,千裏迢迢地往家裏去追 ,就是希望能夠聽到 一口純正的鄉音,因為那裏是生他們,養他們的地方,一回到這個地方,就像是落葉歸根一樣。
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 ,在這裏,人們之間會相互地問候,相互地關懷,甚至是相互地聊天,相互地溫暖。
隻要回到了這裏,就像是魚兒回到水裏一樣,頓時就變得與平常不一樣的,不管是普通的農民工,或者是城市的白領,又或者是私營的老板,在這裏,大家都是鄉親,都可以坐在一起開心地聊天,喝酒。
你不會感覺到任何的隔閡,也不用像在城市裏一樣,到處都會有充滿了鄙視的目光,或者是尋問,警惕的目光,人們在這裏,可以放心地聊天,甚至可以放心地夜不閉戶,對於鄉親們,他們有一種發自內心的信任。
就算是多麼可惡的大盜,對於鄉親的東西,大多都不會親自下手的,這是一個盜賊的基本原則,沒有人會把這麼丟臉的事情,放到自己的家鄉去做,這樣的話,隻會讓他們在新年的時候無處容身。
甚至是連鄉親們的問候,都無法接收得到,父老鄉親們的愛恨是非常直接的,恨你的時候,都會用一種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看著你,特別是那些長輩,可以說都是看著你長大的,看到你變得這麼沒出息,隻會讓他們感覺到痛心。
麵對這樣的目光,就算是你心堅如鐵,心如蛇蠍,也會忍不住羞愧萬分的,覺得有愧於父老鄉親們的信任。這樣的感覺,跟在外麵是完全不同的,在城市之中,人們根本找不到這種溫暖的感覺。
在強大的壓力之下,他們隻會選擇到一些燈紅酒綠的場所,選擇到那裏去釋放自己,去麻醉自己,可是,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的人,都是在這樣的場所之中,走入到了另外一個萬劫不複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