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李姓少年(1 / 2)

李乃是大唐的國姓,雖然不一定能夠證明這個青年是皇族,但是從他的言談舉止來看,他的背景一定不簡單。

但是太陰學宮容納百家,即便他是大唐皇族,隻要能夠通過學院的考試,那麼必定能夠就讀於學院,並且不受外界的各種因素打擾。

楊未央並沒有接話,他相信這個少年既然來找他,肯定有理由的。

少年道:“秀寧姐喜歡的人果然不是一般的人,可惜秀寧姐卻要嫁給姓柴的富商。而某人,卻停留在京城,對她不管不問?”

楊未央明了,冷靜的回答道:“這件事是那個人能夠左右的了的嗎?西蜀和大唐聯姻,隻怕其他四國都會不安穩。而且南唐雖然國力強橫,但在軍備上麵所花費的也是其它國的兩倍左右。那麼就需要一個金庫,而國庫顯然不能夠動用,那麼就隻有民間的富商了。在南唐,還有比柴家更加有錢的人嗎?”

柴家是北齊北周時代的大族,雖然他們現在在五國時代沒有人入朝為官,但是他們對五國經濟的影響深遠,也是春秋第一大族。

治國者都明白,經濟的發展勝於一切。隻有帶動經濟的發展,民生才能夠得到提高,百姓安居樂業,誰會想著來造反。

為何大隋王朝有著國中之國,大魏王朝。那就是這個國家並不富強,否則那些由老百姓組建的軍隊,他們為何要造反。隻因為吃不飽,穿不暖,還要遭到官僚主義的剝削,沒辦法了才落草為寇。說白了,大魏王朝前身不過是瓦崗寨,一個土匪窩,你以為真的是一個國中之國。

開皇盛世,雖然讓大隋王朝進入了一段時間的鼎盛時期。但是伴隨的問題接踵而來,那就是隻有當權者才能夠得到安穩二字。

所以,大唐王朝與柴家聯姻,不僅僅是可以借助柴家那富可敵國的財富,還有可以借助他們的人脈,打通五國的各種狹隘官道。

李淵雖然算不得什麼聖明的君主,可是他的心思恐怕自古以來也能夠排的上前列。而四個兒子,更是人中龍鳳。是榮耀,也是悲哀!

而且柴家少族長柴紹,少年時代就展現出了極其可怕的經商天賦。以一百兩銀子,曾經轉過三十萬兩白銀,成為一代傳奇。

李秀寧如果嫁給柴紹,那麼便是天作之合,沒有人會覺得意外。

大唐王朝要想柴家支持自己,也隻有聯姻這一條路。而柴紹初見李秀寧,便驚為天人,不可自拔,兩家人也樂意看到這種局麵。

就好像李氏一族需要柴家的財富,而柴家也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財富多了其實也是罪過,否則楊秀在春秋中,何必滅掉幾個財閥大族。

楊未央何以能夠有那麼多錢敗家,西蜀二十萬步卒保持天下第一兵,難道就靠著朝廷每年發放的二百萬兩白銀,就能夠打造一支無敵之兵。

雙贏的局麵,雙方樂意看到,也樂意成全。

李秀寧的想法,並不那麼重要了。女子自古以來便是政治的犧牲品,即便她是大唐王朝的平陽昭公主,也逃脫不了這個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