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胭脂官(1 / 2)

要說現在最幸福的國家莫過於大唐,至少李淵這位開國皇帝除了好色以外,並不昏庸。

大唐也是人才濟濟,不少人都以能夠去唐朝考試獲得三甲為榮。

殊不知,科舉製度可是楊廣登基以後發布的重大措施。即便大唐將科舉製度完善,也磨滅不了楊廣的社稷之功。

趙浮生自認活得夠久了,可是也怕死啊!聖旨裏麵是什麼他自然知道,那位現在還在東都洛陽城裏麵的皇帝,禦書房都砸了也不是沒人知道。

隻是,得妥協,那是西蜀,那是手握二十萬錦繡刀的大隋兒郎。

可也僅僅是二十萬,多出來十萬,隻怕有人心裏都不安了。

至少三十萬北涼蠻子看見那亮晃晃的二十萬錦繡刀隻會心虛,而不會怯戰。要是同等人數,隻怕百萬大軍入西蜀,也會被打的不知道東南西北。

至少楊秀還在的時候,沒人敢進入西蜀境內,即便是強入大楚,也必須也看看是不是殺了那白帝城中的老人,國力倒退十年值不值得。

唯一遺憾的是,耗費十年國力殺不殺得死他,還是個未知數。

那人屠,若不是生老病死,隻怕想去地府陪那位奇女子也根本不可能有機會。

除非,也隻是除非,他不願一個人孤獨的活著。

可有一點,西蜀偌大得家業,那個小年輕是否能夠扛得起。至於楊綾羅,那叫隋煬帝的會放心?

若是她願意,未必不可能成為女帝。畢竟不是沒有女人去當過皇帝,隻是皇帝女人當不得。

白帝城下的王府,都說是座泥潭,一深陷下去,隻怕什麼都沒有了。

是啊,這些年無數的高手前來,有的是為了秘籍,有的是為了取那姓楊的人頭。

不管在江湖上何種地位、何種實力,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他們進去了從來沒有出來過。

死沒死,不知道。反正從此相忘於江湖,在不在,死不死,已經不是很重要了。

隻是有些人依舊不死心,特別是那些大小宗師,難以跨入武道的門檻,總會來找死。

他們總以為萬一那位春秋年間,馬踏好幾國的屠夫會大發善心,就算不為自己也為自己的子女積德。可他們忘了,西蜀兒郎從來不畏懼牛鬼蛇神,就算將來死後,楊秀也會召集死掉的萬千西蜀步卒在地府征戰。

當年不就是從新兵走過來的嘛,不要怕死,反正早就死了。

李寶宗看著屋內沉默的氣氛開口:“要不然讓世子去和楚歸雄那老烏龜幹一仗!”

楊未央自然不樂意,吃喝玩樂他在行,帶兵打仗,等哪一天從洛道有兵湧入,或者大楚皇帝臨死前發瘋再說吧!

或者說他已經快要死了,要不然也不會讓楚歸雄帶兵攻打瞿塘峽。

瞿塘峽讓不得,楊秀知道,洛陽城裏的人更是知道。

瞿塘峽一讓,西蜀還可以自保,但是洛陽鬼知道什麼時候大楚暗兵突襲。這樣的事,在春秋太多,隻怕那位西金的皇帝到死也不明白。

楊秀看向楊未央,他也覺得應該將他放出去。能給楊廣打一架,憑什麼給自己老子打架還要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