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吃完飯孟誌遊沒敢耽擱,和方梅蘭、郝仁源說有急事要回沭縣去,坐上車子就走了。
在回去的路上,孟誌遊的頭腦一刻沒敢消停,他在琢磨如何應對記者,如何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孟誌遊平常很少看電視,但他卻知道焦點訪談的份量。聽說這個節目在全國收視率極高,連江澤民、朱鎔基都看。這個節目老百姓也愛看,因為它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專為老百姓說話。這個節目以揭露和批判為主,把那些陰暗的東西,對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有害的東西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叫人看了痛快淋漓,如飲佳醪。有個主持人叫敬一丹,別看她貌不驚人,和咱老百姓差不多,卻是滿肚子文墨,說起話來,那可是字字如彈,彈無虛發,句句打在靶心。孟誌遊吃不準,不知來的記者裏是否有她……不過孟誌遊抱定一條:隻要你做的事不是出於個人目的,而是為老百姓好,代表的是老百姓的利益,他相信記者會分清是非,掂出輕重的。這麼一琢磨,孟誌遊的心就踏實下來。
車子駛進縣城,戚明流告訴孟誌遊,記者住在招待所賓館樓。孟誌遊說,走,見見他們去。
車子抵達賓館樓,孟誌遊和戚明流、查宇徑直去敲記者的門。記者見縣委書記和縣長都來了(記者裏麵有一個女的,但不是敬一丹,孟誌遊心裏稍稍有些輕鬆),寒暄幾句,便切入正題。
記者說,孟書記、戚縣長,我們剛才看了沭縣電視台播出的《法製天地》專題,有個小偷在電視裏做檢討。看到這個小偷,叫人一下子想起“文化大革命”。請你們解釋一下,這是怎麼一回事?
孟誌遊聽出來,記者是戴著“有色鏡”來的。如此說來,他還不能簡單地解釋這件事,起碼在解釋前,把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說說清楚。不然人家抓住你不放,就這件事向全國暴光,那你就是渾身長滿嘴也是說不清的。“文革”結束已經二十多年,你還叫小偷在電視上亮相做檢討,雖說這和“文化大革命”開萬人批鬥會有所區別,其性質卻是大同小異,如出一轍。沭縣是個大縣,粗粗匡算一下,坐在電視前看這檔節目的少說也有幾萬人。順著這條道一思謀,孟誌遊感到問題還真是不小。現在就看他的了,記者們都在洗耳恭聽,靜等他回答。孟誌遊不敢怠慢,他從頭開始,把他最初到沭縣的見聞,以及後來的設想、措施,竹筒倒豆子一吐為快。說到最後,孟誌遊不遮不掩,把話題往遠處扯。他說幹大事難免會得罪人,要是當個混事佬兒,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就啥事沒有了。接著他就掰著手指頭把他一個多月來所做的事一二三四地數說一遍。他說他整頓會風撤了供電局長;清理整治護城河停了煙草專賣局長的職,此人至今還沒有上崗;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封了金花休閑中心,“雙開”了一個局長,處理了十多名黨員幹部……
記者插話說,請你把被處理的幾個人的名字告訴我們。
孟誌遊聽了記者的話,心裏亮堂了,他報出幾個人名後,回過頭又說梁萬成,順帶還說了他的社會關係。
了解到這裏,記者提出到基層走走,聽聽群眾的意見。孟誌遊很想陪記者一道走走,又怕記者誤會,於是就讓查宇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