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連忙掩飾道:“我對這餐館不太熟悉,你點菜吧,我出生在江南,在北方讀大學,已經習慣了各種菜係,也沒有什麼忌口。”
江燕見周峰如此說,便不再推辭,隨手點好了幾個菜,再點了一杯咖啡。周峰自己又補點了一杯清咖。
二人來的比較早,餐館的生意還不是很好,服務員很快就把菜端了上來。
對於端上來的每一個菜,江燕都講解了名字、所用食材、味道如何。她喜歡美食,對好吃的東西,研究的比較深入,講起來頭頭是道。
周峰一嚐,果然是“三好”。菜名好,取得很有詩意;菜品好,色彩豐富、搭配好看;味道好,確實是唇齒留香。
他不是美食家,不會把時間放在美食上,隻是碰到了好聽好看好吃的食物,也會多化點心思。
二人邊吃邊讚。畢竟是初次見麵吃飯,互相介紹一下自己情況,也是情理之中,於是二人先聊起了各自的工作經曆。
江燕是本地人,考上了之江大學的新聞專業,畢業分配到報社工作已經五年。
她不喜歡做報社的行政工作,也不喜歡寫新聞報道,而喜歡寫些散文、隨筆之類的東西,就一直負責《明寧晚報》副刊的編輯工作。
二人談完各自的工作經曆,飯菜也就吃好了,服務員在整理桌麵後,再端上來二杯咖啡。
江燕麵前擺著的是冒著熱氣的卡布其諾,咖啡的醇香在她秀氣的鼻尖下盤繞,一隻手拿著小勺攪動著咖啡。
看著江燕的動作,周峰心有所動,忽然冒出一句:“咖啡攪拌出的是文化,啜飲的是精神氣質。”
江燕抬起頭,有些迷離的目光望著周峰:“你的文采不錯啊。你喜歡喝咖啡?”
“我是中文係畢業的,骨子裏肯定會有些文藝意識和小資情調,嗬嗬。有時不在咖啡本身,其實是在享受一種氣氛。”
“比如說好的咖啡館應該是精致明亮的,但不是華麗的;空氣應該是有音樂和咖啡香,最好是沒有苦澀的煙味;”
“服務員是禮貌而周到,但又不是過分的殷勤;一起來的客人應該互相認識,但又不必時時在說話;咖啡是有價格的,但坐在這裏的時間無需付錢。”周峰笑道。
江燕聽得有些入迷,有好一會兒,就用好看的眼睛一直怔怔地地盯著周峰。
周峰忽然覺得在江燕麵前太過於詩意,會讓人產生錯覺。想到江燕可能是一個很感性的人,喜歡小資情調。
麵對這樣一個精致好看的女人,雖然有些心動,但畢竟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做好朋友還可以,卻不可以再深入,否則可能會帶來不小的麻煩。
周峰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就開始轉移話題:“來吃午餐之前,我是打電話給表妹。她高中畢業,當年沒有考上大學,因為家裏的經濟條件不好,就沒有再複讀。現在高中生找個好工作也難。”
“目前她開了一家婚介公司。由於剛開業不久,也沒有另請營業員,我一般把午餐與晚餐從市政府食堂給她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