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語錄
智慧人生
作者:餘心言
倪萍寫過《姥姥語錄》,裏麵有許多富含哲理的處世良言。其實許多家庭都有類似的從老輩傳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今年信陽市雞公山城鄉兒童手拉手夏冷營,每一位參加的大人孩子都要說一說父母或祖父母的語言或故事,有一些就很能發人深思,有一個孩子帶來他母親的一句話:“沒事別惹事,有事別怕事。”這句話就很受大家重視。而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信陽市政協主席道雲說她母親說過的三句話。這三句話是:“人有死的,沒有累死的。”“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你敬我一丈,我把你舉到頭上。”“人總有難處,看見就搭把手。”
這位老媽媽,苦出身,沒文化,不識字。這三句話完全是她切身經驗的結晶。
這三句話,一句話講如何對事,兩句講如何對人。總結起來就是為人處世的準則。
第一句話,“人有死的,沒有累死的”,不完全科學。“過勞死”的事例也是有的,而且在被強迫勞動的情況下更難以避免。但是在自主勞動的情況下,確實很難見到有人累死。不怕累的人一要眼裏有活,二要能幹,樂於幹,以幹活為樂。我很尊敬的一位領導同誌曾經說:“人活七十歲,我活二百一。”壽命不可能達到他人的三倍,做別人三倍的事是完全可能的。我的一位同學是航空工業的泰鬥,80多歲了,還每天工作10小時。而這對她於名、於利都不可能有所增加。這位老太太忙的無非是一點家事,但是她也整天忙個不停,總要窗明幾淨、處處整潔才舒服。
“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說的是懂得感恩,而且知恩圖報。這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己自重的表現。受到別人的敬重,視而不見,視若無睹,無動於衷,心安理得,這樣的人也就不值得他人敬重。敬人者人恒敬之。能做到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人必然朋友多。
真要做到對他人敬重,除了能感知他人對自己的敬重之外,還要善於發現他人值得敬重之處。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人各有長短。或經驗。或學識,或德行,或技能,或意誌,總有一些值得尊敬的強項。要看得見這些,而不是眼中都是別人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們自己也就會進步得快些。
第三句話:“人總有難處,看見搭把手。”更是對人生的透徹理解。人生本來多艱,“家家有一本難念的經”,個人也是“不如意事常八九”。但是人往往對自己的難處、切膚之痛,看得過重,對他人的難處看得輕,甚至想不到。人際關係中的許多矛盾正是由此而生。想到人人“總有難處”,正是互相理解的開端。“搭把手”的幫助並不要求舍己為人的犧牲,是人人可做而事實上往往正是有難處者之所需。這就是互助,就是社會和諧的根基。
這位老太太用這三句話教育她的女兒。她的女兒照著做了,做得很成功。這樣的道理還能不能被今天的青年接受呢?我把這三句話講給在大學讀書的孫女聽。她說:“老太太境界真高,有些人書念得多卻沒有這個境界。”他們想什麼呢?“隻想眼前一點利益”。照這三句話做,不是更有利益嗎?“可是他們沒有這個境界,就是看不到。”看來無論什麼時代,社會上總會有不同的人群,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