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子

【導讀】《瘸子》多義,讀過之後,也許有人看到了山區環境飛惡劣,也許有人反思起了當今人們在兒童教育方麵的得失,而我醒悟到的是:生活無常,命運無敵!

——陳宏宇(詩人)

大山腳下有個村子。村裏有好些瘸子。

他們的腿大都是在後麵山上摔瘸的。——那山上的路險峻、陡峭不說,還彎彎曲曲坑坑窪窪的很是不好走。

他不瘸腿:自小到大,他家大人從不讓他到山上去,因而為他保得一雙好腿。

成婚後有了兒子,他也不許兒子到山上去,並常常告誡兒子:村裏張三的腿是上山砍柴摔瘸的,李四的腿是進山打獵跌瘸的,王五的腿是去山上摘野果摔瘸的……

無奈兒子生性頑皮、不聽教誨,時不時邀伴甚至獨自一人爬到後麵山上去瘋癲、玩耍。

為此,他不知著過多少急、操過多少心。

那天,兒子又不去了哪裏,四處找不著。他猜出兒子必定是跑到後麵山上玩去了,便急忙趕上山去尋,不料焦灼中一個趔趄跌落到了山澗,被人從山上背了下來。

到家後發現兒子好好的,原來兒子和他那些小玩伴們從另一條路下了山。

隻是他自己的腿摔壞了。一個月後起床走路,他不無悲哀地發現他那條傷腿已經瘸了。

從此,村裏又多了個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