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曼娛樂調查發現:消費者鍾愛“自我”的娛樂方式
研究
作者:文>愛德曼
愛德曼每年一度的娛樂調查已經迎來了第八個年頭,主要探究消費者對娛樂行業的態度。它研究消費者的認知和行為,涉及消費習慣、購買建議和分享行為。
全球娛樂調查由愛德曼和Matter發起,由edelman berland參與執行。該調查於2014年4月2-16日期間,調查了中國、英國、美國的18至54歲的消費者。樣本量為3,000名受訪者:美國、英國和中國各1,000名。在95%的置信區間下,全球數據的誤差率控製在±1.8%,每個國家的1000名受訪者誤差率控製在3.1%。
2014全球娛樂調查報告發現,美國、英國和中國的消費者對他們的娛樂體驗有空前高漲的控製預期。
“今年的調查,我們發現消費者希望的娛樂體驗更加‘自我’——所有的內容要以消費者為核心,要能夠立即讓人喜歡,能夠快速在其各類社交平台中互動與分享。”愛德曼戰略合作與全球整合總裁Gail becker說道。“如果品牌能成功傳達或加深引人注目的娛樂內容,就能夠獲得良好的口碑傳播和其他連帶效應。”
及時行樂-連續觀看(Binge-watching)的趨勢持續升級
由於在線和點播內容的火爆,可連續觀看的電視節目在所有受調查的市場中都得到了受訪者普遍好評(美國:94%,英國:89%,中國:99%)。美國消費者連續收看比率在過去一年有顯著提升(2013年為86%),達到了與中國接近的普及度和流行度。
有趣的是,人們連續收看某一節目的基本驅動力來自人們內在的需求,有72%的受訪者收看節目是因為“要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57%的人表示他們這麼做是“為了趕上流行”;24%的消費者是“為了避免看到某娛樂節目之前先聽說”,才連續收看,盡管這個比例不大。
多屏時刻
所有市場的受訪者在收看娛樂內容時,都是“多任務”狀態。超過80%的中國受訪者以及60%的美國、英國受訪者傾向於使用其他的設備,做一些與收看內容相關的事情。渴望互動的需求讓品牌有機會去填補這一空白。報告中還發現,半數受訪者喜歡用應用軟件或網頁互動內容,無論提供方是誰。這一相關設計是由內容原創者提供(美國56%,英國46%,中國81%),如果這一設計不是由內容原創者提供(美國:52%,英國44%,中國71%)。
“多屏行為習慣並不是新發現,但是消費者更加願意用應用軟件或其他娛樂內容的載體進行互動,並不介意創造者是誰,這一發現很有趣,”愛德曼歐洲獨聯體科技團隊董事總經理Jon Hargreaves說,“討論、分析、內容原創以及其他形式的分享,過去是用來形容鐵杆粉絲的,但是今天,它們卻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