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裏正是黃泉的入口。”英招收手回來後,對身邊的工匠們說到。
回聲陣陣,伴隨著從深坑外湧入的呼嘯疾風一起,在深坑底處幽幽回響。
原本還屏氣凝神的諸鬼們,頓時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有欣喜神色從他們那些散落著汗珠的臉上,浮現了出來。
“將軍,那這麼說可以不用繼續再挖了嗎?”一個上了些年紀的老工匠,拿起脖子上搭著的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珠後走到了站起身來的英招身邊,緩緩問到:“這裏真的是黃泉入口嗎?”。
說罷,這個老工匠又把目光移到了一旁地上,注視著那塊青石石板。
之前他們挖到石板就挖不動了,連抬都抬不起來。而且石板上還多奇怪的圖案,古樸蒼勁,多有年久的滄桑,似乎真的就是黃泉入口了。
但老工匠還是希望英招再親口確認一次。
“當然是的,老師傅。大多數的古籍都被酆都老鬼收了起來,所以如今的鬼大多都不知道,這黃泉又叫九獄,和現如今的十八地獄是一樣的,都是用來處理和關押犯事的鬼的。”英招跺了跺馬蹄,嗬嗬一笑後對那個好奇的老工匠,繼而不厭其煩的講述道:“而入口分別是九口鬼泉;為酆泉衙泉黃泉寒泉,和陰泉幽泉下泉苦泉,還有溟泉。不多不少,正好九口。”。
英招不愧是給古神做過看大門的,活了數千年的他,雖然沒有畫中魂如玉那麼學識淵博,但也知道的不少。
說起過去之事,那是頭頭是道。要不是長得凶狠了些,在來個搖頭晃腦,方才他那說話的模樣,就像是學宮裏的那些老學究。
頓了頓聲的他,趁機喝了一口老工匠遞來的牛皮水袋裏的水後,砸吧砸吧最又道:“每一口鬼泉的標誌都不一樣,這一口的入口上刻著枯木,又爬滿了浮屍,正符合九泉中,主攝古伏屍之地的下泉標誌。死而不僵,光有體魄而無靈魂的鬼們,都扔到了裏麵。而在扔了無數個這樣的鬼後,古神們終於製造出了屍魂這種生物,於是也就有了奢比屍他們一族的族人。”。
英招這麼一說,那個老工匠便是對那石板下,就是黃泉之事更是深信不疑了。
當然,老工匠也對古神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不過那老工匠是對建造等事情感興趣,這種曆史故事就是這麼一聽,全當一個故事,之後很快也就不當回事了。當下他隻是對英招的學識,多了幾分敬佩的同時,又對英招問到:“那將軍,接下來我們還需要做什麼?”。
“鞏固這個地下洞穴。”英招聞言,略一沉吟後舉目環視著四周土璧,對老工匠若有所思的道:“再想辦法修建一把樓梯,從坑口延伸下來,省的以後都用吊臂上下。”。
說著此話,英招就再次走向了吊臂上放下來的吊兜那邊。
“記住,這裏的一切都要保密,不能對外人和親人提起。”踏上了吊臂上吊兜的英招,又對那個老工匠叮囑道:“對外就說你們隻是在為備戰,修建防禦工事。”。
說罷,英招在老工匠的應聲下,搖了搖吊兜上掛著的鈴鐺。
叮當脆響聲在悠悠回蕩,飄然上升到了地上。上方的軍士們聞聽這鈴聲,立馬轉動吊臂上的滑輪。而吊兜也載著英招,緩緩離開了這昏暗的地下,朝著上麵陽光明媚的地方而去。
湧入的勁風在沉默的英招耳邊,呼嘯連連。
他聽著風聲陷入了沉思,也不知道是在思索著什麼的他,眉頭都不由得緊蹙起來,臉上神色也多了幾分淡淡的緊張。
不知為何,挖到了黃泉入口他隻是一時間的欣喜,取而代之的卻是無窮無盡的緊張。讓英招心神不寧,渾身毛孔都齊齊張開。
朔月島上的他鬼不知,但他心知肚明。挖到了黃泉入口了,蕭石竹也即將抵達。然後就是毅然決然的進入黃泉,找尋希望和救兵。
而若是北陰朝知道這個事情,和蕭石竹勢如水火的酆都大帝,必然不會放走這個機會的。蕭石竹這個鬼的安全,再次落在了英招的肩上,讓他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的同時,也是渾身神經都緊繃了起來。
陰日之光在他頭頂上越來越亮,吊兜上升到了坑外,英招臉上的緊張頓時收起。
下了吊兜的他,就見到副將帶著幾個當地的守將,朝著他迎麵而來。已是滿臉肅色的英招腳不停步,也朝著他們走去。
“即刻開始備戰,立馬加強海防,往島外四周,林立在海上的石林頂上加派衛兵崗哨,還有給他們多派一些穿雲炮和墜星炮。本地軍器監製造數量不夠,就往風暮郡中調集。”英招走到那幾個手下身邊後,邊帶著他們和隨行衛兵一起走出後院,邊急聲下令道:“從即日起,島上各城各村全民皆兵。各地軍械庫開始分發兵刃火槍和子銃,給年輕力壯的男鬼。年輕女鬼開始到各地鬼醫館中,幫忙配製解藥。而各城各關隘,也立刻加強警戒。關隘也要嚴格審查登島諸鬼,發現可疑者一縷關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