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眾人起身之後,便即整合人馬向前線進發。行到下午之時,忽然前方有派出去探查消息的教眾回報,說金朝皇帝完顏亮的大軍已經越過了宋金邊界,正在壽春集結,準備度過淮河向江南繼續推進。柳靖陽等人均沒有想到金兵的行動竟然如此迅速,都是大驚了一跳,當下隻得趕緊下令,讓所有的教眾立即加快速度,快速向淮河奔進。然而行到當天傍晚之時,卻又有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教眾回來稟報,說由於宋庭擔任淮西防務的建康都統製王權,在得知了金軍來攻的消息之後,竟然臨戰脫逃,並未進行任何抵禦,加之浙西製置使劉錡也奉命退守長江,致使金軍不費吹灰之力便已然順利渡過了淮河。
眾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都是好不震怒,紛紛將那王權與劉錡大罵了起來。趙恩銘這時卻忽然開口說道:“如今前方戰況突變,咱們當務之急可不是在此叫罵,須得趕緊下令將所有的教眾全部叫停下來才行。”眾人一聽這話,卻都不太明白趙恩銘的意思,問道:“趙副教主,現在金人都已經快到近前了,咱們應當進一步加快前行才是,為何竟還要突然停下來。”趙恩銘道:“現在淮河的防禦已經被金人突破,且朝廷的守軍也已全部後撤,僅僅依靠我們明教的八萬多教眾,就算趕了過去,也是不可能抵禦得住那些金兵的。”茅子元也道:“趙副教主說的是,這打仗可不等同於武林中的廝殺,此次金人出動了六十萬大軍,咱們卻隻有八萬教眾,而且現在就連防禦的陣地也丟失了,若是貿然前去,說不定會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眾人一聽這話,均覺得有些道理,柳靖陽道:“那依兩位意思,我們現在該怎麼辦才好。”趙恩銘道:“為今之計,咱們應當立即停止行軍,並趕緊派出教眾前去打探金人和宋朝守軍的消息,隻有將金人和宋朝守軍的情況都完全摸清楚了之後,才能決定下一步的打算。”趙恩銘說完這話之後,柳靖陽又向其他諸人詢問了一下意見,所有在場的人都表示沒有異議。於是柳靖陽當即便下令讓所有的教眾都立即停了下來,並且又派人前去通知了天師、東華、神霄三派,讓武林各大幫派的弟子也趕緊停止前行。當天晚上半夜時分,派出去打探的消息教眾又回來稟報,說退守的宋軍已經撤到了和州,準備明日一早與金人決一死戰。
柳靖陽得到這個消息後,趕緊又將趙恩銘等人給召集了起來,眾人聽說宋朝守軍不在退卻了,準備與金人進行決戰之後,都是十分的高興。趙恩銘道:“現在朝廷征調的三十萬大軍還沒有趕到,留守的宋朝守軍兵力很是有限,怕是難以抵擋得住金兵的,因此咱們須得連夜出發,前去相助和州的宋朝守軍才行。”趙恩銘這話一出,其他所有的人也均沒有什麼異議,於是柳靖陽便又立即下令,讓所有的明教教眾與武林各大幫派子弟立即連夜和州出發。然而剛到天亮之時,卻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教眾卻又回來稟報,說和州的宋軍將士雖然紛紛請戰,但都統製王權卻詭稱奉旨棄城守江,竟在昨天夜裏率軍乘船逃走了,現在和州的宋軍基本都退到了長江邊上的采石磯,隻有統製官姚興領著少數人馬繼續留守和州。
眾人一聽這個消息,都是大驚不已,趕緊又下令讓所有的教眾與武林各大幫派弟子停了下來。到了中午時分,前去打探消息的教眾又回來稟報,說是留守和州的統製官姚興率領所有的留守人馬與金兵進行了輸死拚殺,然而卻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力戰身亡,如今金兵已經完全占居了和州,正在和州城裏拆房造船,臨江築壇、殺黑馬祭天,幾日後便要渡過長江。眾人聽罷這個消息後,既為姚興等人以身報國的英雄氣概所鼓舞,又為宋軍隻知撤退,不敢抵禦金兵的行為深感痛惡,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抉擇下一步行動了。柳靖陽道:“如今虞大人前去調兵未歸,而朝廷在這裏負責指揮的都統製王權卻又貪生怕死不敢抵抗,咱們若是貿然趕去采石磯與他們彙合了,隻怕一旦金兵開始渡江,那個王權又會帶兵逃走的,到時候便完全可能隻剩下咱們明教的教眾與武林各大幫派子弟去抵抗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