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孕期生活科學指導(6)(1 / 3)

常見疾病的預防與應對妊娠合並高血壓孕婦在妊娠20周以前或未孕前血壓即升高者,高於140/90毫米汞柱,為妊娠合並原發性高血壓。單純的高血壓,隻要血壓不超過160/100毫米汞柱。一般不會影響妊娠與分娩。如血壓高於160/100毫米汞柱,會有1/3的原發性高血壓的孕婦在孕晚期合並妊高征,不僅胎兒死亡率明顯增加,而且孕婦本身也會發生許多嚴重的並發症。對於有高血壓病史或有家族病史者,在確診妊娠後,要定期監測血壓、尿液、水腫等情況,以便及早發現血壓變化,可合理用藥,使其對母嬰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孕婦要注意休息,調整飲食結構,少食多鹽食品,並根據病情輕重、胎盤功能、胎兒發育及胎兒成熟情況,在預產期前選擇適當時機終止妊娠。如果治療無效,並發心髒衰竭、腎衰、視網膜出血、高血壓腦病及高血壓危象時,應及時終止妊娠。

糾正妊娠性貧血孕期貧血大多數是由於孕婦缺鐵引起的,按妊娠期重量變化的特點通過飲食補鐵是防治缺鐵性貧血的重要途徑。從孕20周開始,由於母體紅細胞總量擴充加快和胎兒發育需求增多,每日需鐵量增至5~10毫克,在早期妊娠反應消失、飲食恢複正常後,就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豬肝,每100克含鐵23毫克,吸收率也高,最好每周能吃2~3次,每次吃100~150克;還可經常吃些瘦肉肉鬆、黑木耳、海帶、紫菜、蓮子、豆製品、蝦米等含鐵豐富的食物。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增加維生素C來提高食物中鐵的吸收率。用鐵鍋炒菜,也是增加菜肴中鐵含量的好方法,但不要在飯後喝茶,更不要喝濃茶,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可妨礙鐵的吸收。

血紅蛋白的生成不僅需要鐵,也需要蛋白質,因此在飲食中補充鐵的同時,應注意補充蛋白質,隻有補充足量的蛋白質才能提高補鐵的效果。已經出現貧血的孕婦除調整飲食外,還應服鐵劑治療,劑量一定要遵照醫囑。嚴重貧血者還應多次少量輸血,將血紅蛋白糾正到9克/100毫升以上。

卵巢腫瘤有的孕婦在進行產前和B超檢查時。發現了沒有自覺症狀的卵巢腫瘤。卵巢腫瘤合並妊娠對妊娠和分娩的影響主要看腫瘤的性質、所在部位以及有無並發症。卵巢腫瘤通常位於子宮兩側或後方,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加,腫瘤的位置也隨之上升到腹腔,活動範圍增大,容易發生腫瘤蒂的扭轉,從而引起急性腹痛,腫瘤壞死、破裂,腫瘤組織在腹腔種植、擴散;如果卵巢腫瘤不上升到腹腔而是繼續留在盆腔內,則會阻礙胎兒從陰道娩出,造成難產,或因宮縮和胎頭壓迫而破裂。

發現懷孕合並卵巢腫瘤後,要進一步明確腫瘤性質,但無論良性還是惡性,原則上均應采取手術治療。良性者可在孕16~20周時切除。此時期的胎盤功能已經穩定,不易因手術而致流產;如果為惡性,應盡早手術,不要考慮胎兒的存活問題。腫瘤一旦發生蒂扭轉、破裂和感染,應立即手術切除。如果腫瘤於孕晚期才被發現,又沒有惡性證據或阻塞產道等異常情況,可待其自然分娩後手術切除,或剖宮產同時切除腫物。

日常生活忌與宜身心穩定和適度運動孕婦的身心狀況趨於穩定,沉浸在即將為人母的喜悅中,注意力也由關注自己而轉移到腹中胎兒的身上,並開始尋找各種途徑了解孩子,與孩子建立感情。大多數孕婦此時的妊娠反應已經消失,腹中的胎兒也比較穩定,可以適當增加運動量,增強體質,並為順利分娩創造條件。建議孕婦進行舒緩、慢節奏的運動,如散步、做妊娠體操等。

對於孕婦來說,適當的運動是十分必要的,而運動不足,不僅容易引起食欲不振、便秘和肥胖等症狀,日後也易導致分娩困難。分娩需要相當的體力,運動可使孕婦氣血暢通,日後不致體臃無力;運動可使孕婦不致因氣滯而發生滯產,適量的運動與是否能正常分娩密切相關,而不活動的孕婦比較容易難產。除了散步之外,也可以進行適量的、安全的腹部肌肉鍛煉,增強腹肌的收縮能力,以利於順利分娩。

清潔衛生孕婦在妊娠期間,由於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旺盛,頭部的油性分泌物增多,陰道的分泌物也增多,應當經常洗頭、洗澡和更換衣服。全身清潔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皮膚代謝,增強孕婦的體質。會陰部則應每天堅持清洗,以免發生感染。孕婦潔體一定要安全、科學,次數要適當,夏季酷熱,每天都應洗澡;春秋氣候宜人,每周洗1~2次即可;寒冬臘月每周洗1次就足夠了。時間要適當,饑餓時、飽食後1小時以內不宜洗澡。水溫要適當,無論春夏秋冬,浴水溫度最好與體溫接近,太涼或太熱的水會對孕婦皮膚造成刺激,影響孕婦的周身血液分布,不利於母體健康及胎兒發育。要選擇恰當的方式,淋浴比盆浴更適合孕婦,因淋浴可防止汙水進入陰道,避免產前感染;而身體笨重的孕婦進出浴缸不便,容易滑倒,使腹部受到撞擊。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