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快3歲了,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可是他特別調皮,而且很霸道,經常想怎樣就怎樣,想要什麼就非得到不可,否則就吵鬧不休,甚至動手打人,搶別人東西,任憑你好言相勸或是打罵訓誡,都沒有效果。再過幾天幼兒園就要開學了,我真擔心他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好好相處,欺負別的小朋友,老師又管不住他,唉,我該怎麼辦啊?
孩子在小時候,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十分強烈,很少會考慮到別人的需要。對自己喜歡的事物,往往要求立刻得到滿足,於是就會出現霸道的行為。
孩子之所以霸道,可能是受到某種生活環境的影響。例如:在家裏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其百依百順、過分寵愛,這樣,孩子的氣質就會隨著環境而變成“霸道型”。就行為動機來講,當個人的需要能夠得到滿足時,則不會做出偏激的行為;如果得不到滿足,便會產生挫折感,而以侵略性、霸道的行為來表現。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3~6歲的孩子一般皆有這類的特質,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進入幼兒園、學校開始學習並適應集體生活,接受各種禮儀規範,心態等方麵就會逐漸平和,霸道、不講理的情況就會逐漸有所改善了。
設身處地法:當孩子要霸占遊樂場設施時
媽媽帶著5歲的冰冰到小區的童樂園玩她最喜歡的“蕩秋千”。過了一會兒,鄰居家的壯壯也來了,他也想玩“蕩秋千”,正當壯壯想坐上冰冰旁邊的秋千的時候……
冰冰:不許你玩,這架秋千是我的。
媽媽:冰冰,不可以這樣霸道!你已經在玩這架秋千了,那一架讓壯壯玩。
冰冰:不行!我也要玩那一架,兩架秋千都是我的,誰也不許碰。
媽媽:你怎麼可以這樣不聽話,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乖,和壯壯一起玩。
冰冰:就不就不,就不讓壯壯玩!嗚嗚……
媽媽:冰冰,那你告訴媽媽為什麼要一個人玩兩架秋千呢?
冰冰:因為我喜歡玩“蕩秋千”。
媽媽:哦,原來冰冰喜歡玩“蕩秋千”啊!媽媽還知道冰冰也喜歡玩滑梯,對嗎?
(冰冰點點頭)
媽媽:你想想看,如果妹妹也像你一樣霸著滑梯,不讓你玩,你會怎樣呢?
冰冰:滑梯是童樂園的,又不是她的,她不可以不讓我玩。
媽媽:是啊,童樂園裏的秋千又不是你的,為什麼別的小朋友就不可以玩呢?
冰冰……
媽媽:如果你讓壯壯玩另一架秋千,媽媽一會兒就帶你去吃冰淇淋,好不好?
冰冰:好。
現在,很多社區都為孩子們籌資興建了構思精巧的遊樂場。這的確是一個鍛煉孩子的好地方。如果他總是留在自家後院,他就永遠都不會懂得很多事物是需要和人分享、排隊等候,或者同別人一起並肩合作才能真正擁有的。告訴我們的孩子,在遊樂場時要禮讓、體貼他人,維護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