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好男人補習班(1 / 3)

學習對孩子說“我愛你”,並非為了顯示我們不落伍,而是要讓孩子知道我們何其寶貴及重視他們。

家還需要有男人?

“你……最近好嗎?”我和妻子在餐廳遇見剛離婚不久的好友,我小心翼翼地問候她。

這對夫妻是我倆多年好友,聽到他們要離婚時,我們著實難過不已,但我們也明白夫妻不合的痛苦。

“沒有那個人,我也一樣活得好好的。”她很爽快地說。

“孩子們呢?”我心中惦念著生活在破碎家庭中的孩子。

“嗯,也沒有太大差別!日子還是要過呀!”聽得出語氣中極大的無奈。

美國海軍陸戰隊曾有一句很有名的宣傳口號:“我們正尋找寥寥無幾的好男人!”(We are looking for a few good men)。這句口號給人陸戰隊都是男子漢、大丈夫的印象,他們遠比一般的海軍或陸軍還要勇敢、勇猛!但很有趣的是,1976年這個口號被刪掉了,因為它太男性化,不合適講究男女平等的社會氛圍。

正如海軍陸戰隊的軍人能在海上、陸地打仗一樣,好男人也要能在丈夫及爸爸的角色上盡責。然而,從大多數女性口中流露出又是好丈夫、更是好爸爸的好男人,仿佛也如陸戰隊往昔的口號般,寥寥無幾了。

男人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與角色呢?我們持平地說,在現今社會中,一個家庭真的還需要有個男人嗎?

無可否認,傳統家庭的結構、製度,一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生活形態的改變而有著不同程度的變更,甚至因著女權主義、同性戀合法化,連最基本的家庭定義(婚姻由一男一女組成)也變質了。

因著高漲的離婚率、未婚媽媽的盛行,“選擇做單親媽媽”的觀念已不再被視為荒謬;女人寧可獨立挑起養家重擔,也不要孩子的父親,這種情況已不僅不是異數,更是普遍受到主流社會接納。

另一方麵,各種傳媒對男人或父親的角色也有許多扭曲、醜化和諷刺,再加上家庭暴力、婚外情等罪行,難怪有人會問:“家庭還需要男人嗎?”

未來,婚姻製度將會如何發展?現今男人的角色、定位又是什麼?

坦白說,今日很多男人不單沒有在家庭中承擔應有的責任與角色,就連在做體貼的丈夫、孩子的好朋友上也失職了。另一方麵,在世界標榜男性氣魄、有財有勢、有性能力的風氣下,現今做男人也的確比昔日增添了不少無力感及失落感。

在這種扭曲的社會價值觀中,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且適當地履行丈夫和父親的角色?

或許,男人得要從頭開始認識好丈夫與爸爸角色的意義,而我們得刻意尋找幾位可以效法的榜樣,從中得到啟發和借鑒。盼望每一個男子漢、大丈夫,都得到家人豎起大拇指“你好棒!”的衷心讚歎!

道地的大男人

朋友請客,我們幾個男人各自拿著飲料,很自然就聚在電視機前看球賽。

“孩子近來如何?”廣告時,我大膽地開了個新話題。

“我讓太太全權處理,管教孩子,孩子要什麼,都找媽媽啦!這是她的部門!”一位朋友半開玩笑地說,其他人則以笑聲應和。

“我負責賺錢,太太負責管孩子。”他繼續笑言。

“可是,你的妻子不也在上班嗎?”我插了一句。

“哈哈,我現在就像我老爸一樣,男主外、女主內,家裏的事由太太管吧!”另一位朋友也接下這個話題,他覺得男人回家就是大老爺。

“你可以學一下西方人,在一家人中多建立一點親密關係嘛!”我不認同他的論調。

“對不起,我還是老中國式的,我可講不出‘我愛你’!”顯然,他認為這些情話很肉麻。

想不到,這批高學曆的爸爸們,竟然仍是地道傳統的“大男人”。

我們的孩子會祈盼與父親多點溝通,多聽幾句親子情話嗎?

毫無疑問,孩子是多麼渴望我們能改變高高在上的對話方式與態度,希望從我們口中聽到“我愛你”的溫心話語,他們在電影裏看到新一代的父母如何流露親子情懷,必定令他們羨慕不已。學習對孩子說“我愛你”並非為了顯示我們不落伍,而是要讓孩子知道我們何其寶貴及重視他們。我們的青少年或許會驚訝,難以相信老傳統的老爹老媽,竟願意說出他們覺得肉麻的“爸媽愛你!”

出自父母口中的“我愛你”對青少年來說具有莫大意義,這句話包含了肯定與接納,可以帶給孩子無限的安全感。父母若是愛在心裏口難開,孩子又怎知道父母的愛從沒變改?或許很多父親認為“難道孩子看不見我為他所做的一切嗎”?是的,縱然做得再多,人還是需要時常被提醒,我們自己不是也常將一些長期的關心視為理所當然嗎?我們有多久沒有仔細看看一直關心我們的雙親臉上的皺紋,我們知道此時此刻雙親心裏最大的渴盼是什麼嗎?如果我們自己都是如此“健忘”,又怎能苛求孩子要時時刻刻看見、記住我們為他們所做的!更重要的是,我們會把自己對他們的影響力拱手讓人,讓別人有機可乘。這時,可能任何一個願意說“我愛你”的人,都能輕易奪取他們的信任,帶他們走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