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恭敬(1 / 2)

“你現在也沒在我上麵。”徐瑩風情萬種地媚了他一眼,笑著搖頭道,“那是市委副書記,不是副市長,我沒那個能量也沒那個資格。就算能量和夠資格了也沒可能。”

“為什麼?”張文定問。

這個當然不是問的為什麼沒資格,而是問為什麼能量和資格夠了也沒可能。

徐瑩道:“木槿花和汪晴都在市委呢,你不是在組織部幹過麼?”

這一說,張文定就反應過來了。

徐瑩說的不是組織部長木槿花和宣傳部長汪晴對市委副書記這個職位的競爭力太大,而是說市委領導中,已經有這兩位女同誌了,副書記不可能還配一名女同誌。

點點頭,張文定緩緩道:“倒也是哦,我都沒想到這一點。哎,你覺得木部長這次機會大不大?”

“這個不好說,要看她在省裏的人肯下多大力氣了。”徐瑩淡淡然道,“不過,嗯,如果陳書記肯幫她說話,她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

說到這兒,她稍稍一頓,見張文定正看著她,卻沒有插話的意思,便又繼續道:“陳書記退休後,如果不出意外,高……市長應該會接班,那樣的話,新市長肯定不會從隨江產生了……陳書記現在快退了,明年黨委換屆,現在提個熟悉環境的同誌,到時候也有利於協助新書記工展工作,市長和專職副書記都從外麵調過去,也不合適嘛……”

徐瑩這個話說得冠冕堂皇,不過張文定還是馬上就聽出了她話裏真實的意思。

現在看來,隨江市委副書記這個位置隻是一個缺,可省裏考慮這個位置的時候,肯定不會隻著眼於目前,而是有必要考慮長遠。

這個長遠考慮,就是指明年的黨委換屆了,而且說不定陳繼恩會在換屆前幾個月就退了呢?

等陳繼恩一走,如果高洪接陳繼恩的班出任市委書記,那肯定會從外麵調個市長進來——出於省裏對隨江掌控力的需要,不可能書記市長都從隨江現有的領導中產生。

以高洪在隨江經營多年的影響力,從專職副書記到市長再到書記,這一路走來不知道收攏了多少人,而且高洪當市長的時候就比較強勢,雖然不可能壓過陳繼恩,但也沒讓陳繼恩壓得太狠。

這樣的人物,從副班長變成了班長之後,其影響力和控製欲可想而知,一個新調進來的市長,想要展開手腳肯定會相當不容易。

省裏希望看到隨江市有一個團結和諧的班子,但絕對不會希望隨江市裏某個人或者某一方勢力一家獨大,所以,專職副書記的人選就會比較微妙了。

如果專職副書記和新書記是穿一條褲子唯新書記馬首是瞻的人,那新市長極有可能到隨江後會被壓製得透不出氣,能不能守住市政府那一畝三分地都成問題,更別說會有什麼大作為了。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省裏在這個副書記的人選上,就會綜合考慮了。

如果從外麵調一位同誌到隨江出任副書記,恐怕在陳繼恩離任之前,是不可能樹立什麼威信建立什麼根基的,到時候對新書記形不成一點壓力,達不到平衡的效果。

如果從隨江現有的幹部中提拔一個人呢,提拔一個跟陳繼恩走得近又有根基的人任副書記,則能夠很快形成一股勢力,那對於以後高洪出任書記,是能夠起到一定的牽製作用的;而由於專職副書記畢竟不是一把手這個特性,又注定了這股勢力不會特別強悍,縱然到時候和新任的市長聯合得親密無間,也無法壓過高洪這個新書記,從而在製約著高洪權力的同時,又能夠保證高洪的實力最大,保證了書記的領導地位。

民主集中製,就是要講民主,更要講集中。

張文定不是省領導,可他畢竟在市委組織部呆過,對於組織上用人的一些思路和原則,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在用人的時候,背景要講,後台要比,可這個大思路,也是領導考慮的重中之重。有後台有背景,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和原則,要不然後台再強也是枉然。

當然了,就算是從隨江現有的市領導中提拔,那被提拔的人在省裏肯定也要有靠山,如果在省裏沒有背景,縱然你的條件再合適,又有誰會為你爭取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能夠當上市領導的人,誰又在省裏沒點背景呢?

特別是那些個實權在握的市領導,省裏的靠山可都是能量相當大的。

這些東西在腦子裏過了一遍,張文定臉上就浮現出了一點笑意來,伸手又摟得徐瑩更緊了一些,道:“這麼看來,木部長的競爭力還是相當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