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見不得(2 / 2)

據說計生委會和衛生局合並,但現在不是還沒合並嘛。

這三個等待的人之中,王昌隆排在第一位,和張文定打過招呼握過手之後,他笑著說張縣長這麼大老遠跑過來肯定有重要工作彙報,讓張文定等一下插隊先進去。

張文定很客氣地道謝,笑著說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自己的工作再重要,也不能排到計生工作前麵。

王昌隆和張文定這麼說話的時候,另兩位沒有插話,但臉色還是有點不爽的。隻不過,縱然不爽,也不能在這兒爭吵一番——沒見劉秘書都沒反應麼?

漂亮話人人都會說,張文定依然排在最後,但跟王昌隆的關係卻因為這一次見麵似乎親近了幾分。

其實王昌隆和張文定都清楚,在同一個單位內向領導彙報工作的時候遇到了排隊的情況還可以推讓一下,可這種不是同一個單位的情況,彼此推讓是沒有用的——得領導的秘書叫誰進去誰才能進去啊!

王昌隆彙報的是計生工作,張文定彙報的是民政工作加計生工作,重點在民政工作上。安青撤縣建市,火葬的推進工作……還有一定難度哇。

張文定所彙報的是這麼個情況,安青縣民政局往縣政府報了這麼個方案,就是在縣郊劃一個山頭出來,專門用來做墳地,跟現在縣裏殯儀館的陵園管理模式大致相當,但也有一定區別,這個區別就是,葬在這塊新的山頭上的人,原則上遺體要火化,情況特殊的,經過申請批準之後可以采用傳統土葬方式——這個,也算是殯葬工作的一個改革嚐試。

這是說得好聽一點的說法,真正的意思就是,新建一個墳場讓人來搞土葬!到時候,保證埋在這兒的人個個都是情況特殊的,都是可以采用傳統土葬方式的!

殯葬這一塊,是民政部門相當重要的一塊。

大城市的火葬是很平常的了,但在小城市,特別是縣城中,火葬的有,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采取的是傳統的土葬。不管張文定個人對這個工作是怎麼認為的,反正他分管了這個,就要從工作出發。

現在安青的殯葬情況是這樣的,火葬土葬都有,但以土葬為主,哪怕是縣裏也是如此。

土葬就是請陰陽先生在城郊的山裏找塊地,如果是自家的,就可以直接拿來做墳地了,如果是別人家的,那就花錢買下來,等到家裏有老人駕鶴之後,便吹吹打打做道場埋進去。

選擇土葬,這也是有一個“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的傳統在裏麵,很多人都認為長輩仙去之後,遺體要盡量保持完好。而另一方麵,錢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以一般家庭為例,這土葬,就算是把所有事兒辦完,費用也比在殯儀館要少幾倍。現在這社會,生活壓力相當大,能夠節省一點是一點。

對普通人來講,這個費用是節省了,可是對於殯儀館來講,卻是很大一筆收入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就這麼從手邊流走,截不下一星半點,這種感覺,真的不好說。

其實縣裏多年前就下達了火葬的文件,這個文件甚至送到了各個鄉鎮各個村,而且每個村的村委會也都把通知張貼了出來,說是如果不火葬就會怎麼樣怎麼樣,可是,文件上寫得再嚴格,也得有人來執行才行啊!

這個文件,別說在農村裏行不通,就是縣城裏許多幹部也沒當回事,抵觸情緒相當嚴重,所以後來也就不了了之。

火葬工作的推進,已經不能用慢來形容了,而是極慢!

火葬工作的推進慢,這個領導們都是知道的,就算是隨江市市區,還有很多人選擇土葬,市裏也是睜隻眼閉隻眼,誰都不會把這個當回事。

可現在安青縣報上了這麼一個方案,把土葬這事兒挑明了,薑霞的眉頭就皺了起來,臉色不是很好,看著張文定道:“張文定同誌,幹工作有困難就想辦法克服,但不能開倒車呀!”

薑霞說話的語氣還是比較溫柔的,但一開口就把這個方案定性為開倒車,也可見她此時心中確實相當生氣了。

若不是生氣,薑副市長就算是對張文定不滿想敲打敲打,也不會先定性啊!

這個事情,也怪不得薑霞生氣,原本一個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卻不適合拿上台麵來的東西,你安青縣就見不得一丁點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