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又被拿出來(2 / 2)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他們尊重的是一部分事實,是有選擇性地尊重事實。這麼一來,雖然沒有捏造事實,可比捏造事實更讓人吐血。

比方說,水渠事件中,陳福生酒後駕車、無證駕駛、無證行駛都寫了,但對於農村這種普通存在的情況卻無視了;陳小花的父親救人的事情也寫了,可隻是一筆帶過,濃墨重彩地描述了陳小花所受的委屈,卻對政府積極處理的態度視若未見;最讓人無語的是,文章中還說,其實司機陳福生平時在村裏為人老實,因為沒有兒子,所以不敢得罪別人——農村講究的就是有兒子才有世界,女兒打架總是不如兒子威猛。

寫到這兒,筆鋒一轉,問題又扯到計劃生育頭上了。

為什麼計劃生育搞了這麼多年,安青的農村還是這種落後的思想呢?農民的頭腦中還有這種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存在,那麼計劃生育工作能夠落實嗎?

如果僅僅隻是這麼發揮一下,還算是相當溫柔的了。可是在質疑了安青的計劃生育工作沒有落實到位之後,文章就向著更深處寫去了。

記者到安青采訪了好幾個鄉鎮的農村,以及安青市城裏的群眾,有讚成生一個孩子的——因為隻能要一個孩子,所以家庭負擔還不算太重,孩子感冒發燒住一次醫院,隻要一個普通家庭兩口子半年的收入就行了,如果有幾個孩子,那真不知道怎麼生活了;有說隻生一個孩子不好的——孩子長大了沒有了兄弟姐妹,孩子的孩子出生後,不僅僅沒有兄弟姐妹,也沒有伯伯叔叔姑姑舅舅姨媽等等親戚。

看到這裏,張文定忍不住就摔了杯子。

張文定不僅摔了杯子,而且還拍了桌子。如果這時候記者在他麵前,他可能都會忍不住打人了。

媽的,做人怎麼可以這麼陰呢?這些記者,甚至比他們這些混官場的還要陰!

這篇報道後麵的采訪片段,猛一看,仿佛是站在中間立場,可仔細一思索,裏麵的味道就相當不對勁了。

讚成生一個孩子的,其原因居然僅僅隻是生存壓力太大、生活成本太高,而並不是從根本上認識到優生優育的好處和人口劇增的壞處;而不讚成生一個孩子的,其理由居然扯到了人倫綱常上麵去了!

靠,這是想幹什麼?

怒火過後,張文定眉頭就深鎖了起來,原本還以為對方隻是要就安青的計劃生育工作中找出些問題來當作攻擊的手段,卻不料一下就引到計劃生育這個政策上去了。

這個題目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張文定一想就腦仁疼。

其實吧,這種大題目,近幾年還是有不少專家學者在調研討論,可那是一個純粹的討論,現在這個大題目是由安青縣的一點點糊糊事兒給引導出來的,被領導們知道了,後果真的很嚴重啊。

媽的,老子隻想踏踏實實地幹點實事,對得起這份工資,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怎麼就有那麼多人要跟老子過不去呢?

好吧,一腳踏入官場,就已經做好了隨時鬥爭的準備。可是他這個小小的副處級,怎麼也不願意被牽到這種大題目的討論中去的。

一不小心,就會被碾得渣都不剩啊!

縱然是他和武玲結婚之後武家對他大力支持,他也不會蠢到去惹這種事情。可是,很多事情,並不是你不願就可以不惹的,你不惹,事情也可以找上你。

樹欲靜風不止,無奈莫過於此。

那文章中,對於張文定的采訪,還真沒占多少篇幅,跟當初記者所說的做一個年輕幹部的係列訪談的話實在是對不上號。不過,文章裏倒還沒有對張文定個人有什麼不好的評價,也不知道是不是鄭舉使的手段起了作用。

這時候,張文定才有點後悔當時接受那兩個記者的采訪了。防火防盜防記者,這話果然還是有幾分道理的,自己托大了啊!

……

網上對於陳家壩村水渠事件的議論本來已經開始冷淡,但隨著《最新報》的報道一出來,有不少的媒體參與了進來,很快又在網上形成了一個新聞熱點,甚至比水渠事件受關注的程度可大了好多倍——畢竟水渠事件是別人的事件,而生孩子這種事情,可是跟許多人都息息相關的。

這一討論,就不僅限於安青這個小地方了,但作為話題的源頭,安青自然被媒體相當關注了。在這份關注之下,陳家壩村的事情自然又被拿出來說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