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非是臣保守,眼下黃河決堤不久,各州災情尚未解決,國庫的銀錢都拿去賑災,國庫已經沒有錢支持北伐了!”李玄英開始擺出客觀原因,民部歸文淵閣統屬,此次賑災國庫確實出了不少銀子,但是還餘下一半多,支持北伐是夠了,但是為了文官利益,是決不能讓武將率軍北伐,倘若他們功成,朝廷裏哪裏還有文官的位置,李玄英知道機會難得,但是在他心中排第一位的不是大梁能否擊敗突厥還以顏色,能否平西夏
南陳複大梁疆土,在他心中文官的利益才是排第一位的,任何能夠提升武將聲明的事情都要對其進行打壓,決不能讓一堆匹夫騎到自己等人頭上!
在李玄英看來,大梁用不著收複失地,就這樣就挺好的!
邱龍氣的麵色通紅,在天策府時十方無敵就已經告訴他北伐無望,文官絕不會同意武將領兵北伐,可邱龍還是抱著一絲希望在朝堂上提起,結果真如十方無敵所料...
十方無敵站在武官最前,他何嚐不知良機難遇,但是政治是利益團體的碰撞,較量,開疆拓土的戰爭是文官的底線,倘若堅持出征,文官的反撲將會比突厥韃子還要猛烈數倍,文官將會使出各種手段,彈劾、構陷、甚至更出格的,他們甚至敢通敵,他們不會考慮兵敗後大梁將會麵對的境況,那些都是搞垮武將後的事情,就算兵敗有可能會使社稷淪陷,他們也不會手軟,而且武將也會是他們攻訐的首選。
十方無敵知道文官不會坐視武將壯大,他沒有說話,是因為無用,身為文淵閣閣主的宰相不也是氣定神閑跟沒事人一般,兩個大頭頭都知道怎麼回事。
梁徽宗隻覺得兩邊說的都有道理,但見武將先閉上嘴巴,便知道文官這次又占了上風,至於決策,跟自己有半毛錢關係麼?朝廷大事都是皇後在打理,自己隻是一個傀儡,每天上朝都是在看戲,真正做決定的是偏房裏的皇後以及她的父親獨孤煌,一想到那個可惡的女人跟他的家族,梁徽宗就恨得牙根直癢,但眼下卻不敢有絲毫的忤逆,如今宮中之人盡是獨孤家的眼線,若是敢忤逆,隻怕獨孤煌會要了自己命。
聽完了文武唱戲,問了句還有沒有事奏,文官裏陸續走出不少人跟梁徽宗彙報民生,梁徽宗也沒往心裏去,待眾人說話,梁徽宗宣布退朝,至於決定,稍後自會做出決定。
百官紛紛走出大殿,梁徽宗則是回了後官繼續跟韋貴妃纏綿,順便再臨幸幾個采女,雖然自己臨幸完她們,她們便會被皇後賜死,但那又如何,那都是皇後造的孽,自己臨幸她們是恩寵,能被自己恩寵,便是死也值了。
邱龍氣衝衝的走在十方無敵身後,出了宮門,十方無敵緩緩轉身,拍了拍邱龍的肩膀安慰道。
“沒關係,咱們還有希望不是?”
免費看書,關注微信公眾號:天涯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