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次離家不知道要走多久,而且王彥決定不帶女眷入京,本以為諸女多少會表現出哀怨,不成想在聽說自己要去國武院進學後,一個個激動的恨不得明天就給自己收拾行李讓自己上路。
王彥對仕途之路了解不多,文人武人入朝為官皆需經過層層選拔,從縣試到府試,府試考中者可入府學進修,而後參加院試,院試高中可參加鄉試,鄉試中舉者可入京參加會試,會試中進士後才可為官,武人跟文人路數相同,都是需要經曆層層考核,最後才能入朝為將,其實鄉試中舉之後,少有人會直接參加轉年會試,大多數舉人會先在文淵閣跟國武院進修三年,三年之後,在參加會試,但凡是從國武院跟文淵閣學成的舉人,中進士的幾率都非常高,因為在文淵閣講學的都是當世大儒,偶爾還會有當朝官員前去講學,就連宰相都到文淵閣中給學員們講過課,所以三年積澱下來,他們將會比那些沒有在文淵閣進學的舉人強出太多,無論是能力還是見識,都要高出一個層次,武人也是一樣,由身經百戰的將軍統帥培養三年之後,積累了足夠的見識跟經驗,出來就比那些沒有進學的武舉人強出一個層次,所以,每次會試的文武三甲幾乎都是文淵閣跟國武院的學員,這也是這兩所高等學府名揚四海的原因。
最關鍵的是這兩所學院的入院考試極難,同會試相差無幾,所以合格者連十分之一都不到,但凡考中入院,都等同於進士高中,這點大梁百姓都曉得,所以誰家舉人若是被文淵閣或者國武院錄取後,那家人便會大擺酒席,宴請賓客。
王彥如今是大梁男爵,八品威遠將軍,雖然當了官,成了勳貴,但品階都不高,雖然身上還背負著一個地位超然的天策將軍官職,雖然這個官職卻是一個沒品的,但大梁將軍都認可天策將軍是天下眾將軍之首,其實有這些稱謂在,王彥已經滿足了,而且地位已經不低了,但諸女的心思卻是簡單,就是覺得王彥能到大梁的最高學府進學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諸女希望他能夠學有所成,光宗耀祖,如果自家男人有機會在高等學府進學,這個時代的女人甘願把男人送去,自己獨守空房,待其歸來,一等就是數年,甚至更久,但她們無怨無悔,這便是封建時代女人的思維。
所以滿院子女人真正從心底裏舍不得的隻有賀雨珊一人,一想到即將跟王彥展開長時間的異地戀,就覺得淒苦無比,如果不是院中諸女,賀雨珊會毫不猶豫的跟王彥同去,可眼下!賀雨珊根本走不了,如果硬跟著王彥,內院失和不說,還得被這幫女人在身後戳脊梁骨,詛咒,這個時候就連善良的郝玥,都會有最惡毒的詛咒咒罵賀雨珊,別人家不著疼的小妾還好,像王彥這種連通房丫鬟都當妻子對待的,院中諸女無不希望王彥能夠功成名就,光宗耀宗。
心,就是這麼換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