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後記(1 / 1)

家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延續性。父母從小對我們的教育已經深深地刻在我們身上,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今天我們又不知不覺、或多或少地用我們繼承的以及新得的思路和方法來教育我們的孩子。不難預見,我們的孩子將來也會對他們自己的孩子如法炮製。因此,教育孩子不能僅僅憑著感覺走,我們肩上的責任比想象的更重,隻是我們沒有察覺。

孩子從小教育的諸多好處已經在正文中有過詳細的討論。而當代父母大多數都工作緊張、重任在肩,讓他們在孩子身上花過多的精力也不現實。因此這裏需要再補充說明一點:父母嚴格培養幼兒到少年時期的小孩所付出的精力,比起孩子大了以後才發現問題再去糾正所付出的代價來,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正如雕刻師的作品,越早越容易修正,越晚越難以完善,當像已成型的時候,遺憾的彌補隻能寄希望於下一件作品了。而人又不同於藝術作品,可以重新再來,更何況我們國家多數家庭隻有一個孩子。孩子的教育如果失敗,將留下難以挽回的遺憾。所以我認為:長而教育徒勞功微,青年教育功半事倍,少年教育事功相配,幼兒教育事半功倍。所以,父母從小對孩子嚴格,孩子越大,父母就越省心,孩子的自立能力反而會更強,對社會也更具積極意義,從而達到多贏的局麵。

筆者工作經曆多為工程教育、工程設計和學術研究,在家庭教育方麵並無高深理論,隻有些許自己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心得和感悟,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今不揣冒昧,在工作之餘,曆時一年終成此書。對於自己的見解和感悟,我始終心懷忐忑,不足之處還望讀者朋友不吝賜教。

我發表過專業論文,寫書對我來說是第一次。今年9月書稿初成後,我和經濟管理出版社進行了聯係。出版社高效、嚴謹的工作態度促成了本書的出版。因此,筆者特別在此誠摯感謝宋娜女士和經濟管理出版社對本書的厚愛,以及為拙作出版提供的可貴機會。

父母的教誨,我受之於斯,惠及於後。沒有妻子的辛勞付出和配合,此書也難以成章。

故謹以此書獻給父親郝學飛、母親牛改蓮和妻子趙天雅。

願真理和智慧與我的孩子潔良、美良同在;並與讀者朋友同在!

郝晉

於美國密爾沃基(MILWAUKEE)

200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