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荊州古城(1 / 2)

現實中的世界仍舊是美好的,楚成在路旁的報攤上買了一份報紙,沒有什麼太多的新聞,就連小島被核彈摧毀的消息都被封鎖的嚴嚴實實,對外聲稱是年久失修的彈藥庫爆炸,絲毫沒有核彈的任何消息,楚成合上報紙微微一笑,沒有影響就好。

航班的信息還是正常的,楚成從超市的櫃子中取出事先準備好的證件和一些美金,這些都是暗線準備,沒有通知任何人,楚成悄無聲息的登上了回國的航班,很明顯在機場,警戒的程度在加強,楚成懶散的在荷槍實彈的軍警麵前掠過,這些人也隻是瞧了他一眼,甚至連上前詢問的動作都沒有,這些人都沒有想到,製造這場死傷慘重爆炸的罪魁禍首就在他們麵前。

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楚成安全降落在內陸的機場上,剛進入候機廳,楚成立即撥打了薩滿的電話,還是慵懶的聲音,“楚成,我以為你失蹤了呢,你現在在哪?”

“現在是淩晨3點,中午12點我們在荊州會麵,到時候我在跟你講什麼情況!”楚成周圍人來人往,電話中不便多說。

“知道了!”薩滿掛斷了電話。

楚成沒有過多的耽擱,因為根據夏天的介紹,這息壤是神物,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得到的,楚成想立即趕到息壤的所在地荊州,先行探查一番,看看到底有什麼奇特之處,最主要的是息壤所在的地方人多嘈雜,很容易暴露目標。

荊州地區處長江中遊、江漢平原腹地,是世界聞名的楚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荊州城北五公裏處的紀南城建都長達411年,留下了豐厚的曆史文化遺存。

荊州城,又名江陵城,這裏有保存較完好的荊州古城牆,城內東西直徑3.75公裏,南北直徑1.2公裏,麵積4.5平方公裏,整個荊州城象一隻東西方向橫臥的草鞋,城牆周長10.5公裏,高8.83米,曆經2000多年,古貌尤存。相傳早在秦始皇時,荊州之地就出現了最初的城廓,漢代築起了正規的城牆,後經蜀將關羽、東吳守將朱然和東晉荊州刺史桓溫及梁元帝等幾次修葺擴建,使荊州古城堅實壯闊,但所有這些城牆都是土城建築。

荊州古城牆共六座城門,東門名迎賓門,南為南紀門,西門稱安瀾門,大北門名拱極門,小北門名遠安門,小東門名公安門(水門)。除小東門外,其它城門外均有曲城,為二重門,二門之間稱甕城。城門洞和城門框均用條石、城磚砌成園頂。二重城門各設一合質對開門,木門內還有一道10厘米厚的閘板,以防水患。城池構築十分堅牢,為防止城牆因水浸腐蝕而下陷,城牆基腳全部用條石壘砌,用磚砌的城牆均用石灰糯米漿灌縫;城牆底下的兩個排水洞也全用條石砌成,洞內可容兩人並排行進;城外有護城河緊緊環抱。荊州城實屬易守難攻,故有“鐵打荊州”之說法。

幾個小時後,楚成已經漫步在荊州的古城牆上,一麵尋找自己的目標,一麵警惕的探查著周圍的異動,很快當地人的一個顯著的標誌說明了自己目標的所在,南紀門俗稱南門。此門南臨大江,古時王公貴族、商賈士民皆出此門上巴蜀,下漢口。門外三裏許禦路口,即為古代藩王登岸係舟的碼頭。曲城門洞高5.5米,寬4.6米,深10.2米。內城門洞高6.7米,寬4.6米,深24.8米。內外門相距28米。甕城呈長方形。內券門上方有"南紀門"三字石匾。字跡斑駁,該城門建築奇特,甕城左右各設一側門,其門洞高4.7米,寬3.6米,深4.5米。設此側門,便於襲擊登城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