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武卒營甲士宣誓效忠之後,站在劉辯對立麵的各大黨羽骨子裏冒出一絲涼意,連連倒退,麵如死灰。
武官一黨所剩不多的寒門武將,二話沒說,抄起大刀長槍急匆匆的去聯絡身在大將軍府任職的袍澤。
勢力最大的士大夫一黨,喜歡黨同伐異的同時,內部輒壓勾心鬥角就如吃飯喝水一樣,很是尋常。
要是武官一黨在利益和袍澤情義麵前,當仁不讓的會選擇後者,而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士大夫一黨,很容易改換門庭不說。
昨天還在一起喝酒賞梅,情義重如泰山,今天就能把對方賣了,還得斤斤計較怎麼才能賣的價錢高一些。
而在宦海官場沉浮了數十年他們,臉皮厚的都能擋住關羽的偃月大刀了。
不像買賣不成仁義在的武官們,為了照顧盧植不問世事之後,隱隱成為黨魁的皇甫嵩的顏麵,找一些個理由拐彎抹角的去投靠大將軍,實際上是找個機會進入太子府。
士大夫黨人可就簡單的多了,也不在乎汝南袁氏、雒陽王氏的臉色難不難看,當場派遣族中子弟給黃琬送了一份名刺。
凡事留一手的他們,也沒有把事情做絕,準備讓在家族中地位很重的幾位兄長族弟去投靠太子黨,自己還站在中立或者二皇子這邊。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不是,要想家族長久不衰的延續下去,要學會腳踏兩隻、三隻、四隻船。
劉辯在這一連串的驚喜中有些懵了,不僅有甘寧、方悅等一大批猛將投靠,還有三千步戰第一克製騎兵的武卒營。
最讓他激蕩的心情久久不能平複的是,薑冏的兒子是後三國時代最為出色的大將薑維,而統領三千武卒營的那位,兒子同樣是了不得,後三國時代第一猛將文鴦。
文鴦曾在史書中真實記載了在敵軍中七進七出,被譽為後三國時代的趙雲,甚至有人說文鴦的武力遠超趙雲,和呂布不相上下,不過並沒有交過手,隻能猜測。
不禁由衷的感慨戲誌才的謀劃實在是太過震驚寰宇了,先是積蓄了大勢,聚攬了幾乎所有的寒門名將猛將,隨後執意不答應,勝券在握的等待皇後大將軍到來。
一句皆為漢土,便為劉辯招攬了一批他耗費一年時間才招攬到的猛將,外加一群屠夫組成的武卒營。
現在的劉辯真真切切感受到,麾下有沒有國士,對於自己來說簡直是雲泥之別。
劉辯不知道的是,戲誌才真正謀算的那人是鬼才郭嘉,這些武將隻是添頭罷了。
他們這些國士,從來沒看得起過武將,武道修為再高,縱是進入了一品天象境,高的過他們胸中的學識?
還不得老老實實的聽他們指揮調令,讓你進攻就得進攻,不讓你防守就得防守。
辛虧劉辯不知道,要不然果斷讓胡車兒出手,把郭嘉綁也得綁回來。
不過以他現在的心情,也沒工夫去想其他的事情了,默默背誦了幾遍帝王心術,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神色不改的走到殺氣沸騰的武卒營麵前:“孤的安危,以後交給諸位了。”
武卒營的將士們反倒是鬆了一口氣,一來他們的名聲不好,二來在講究門第出身的大漢,他們連普通的庶民都不是,隻是最為下賤的刑徒。
立下的功勞雖然不少,從沒有升過官,最多在黥字軍內部升任伍長、屯長、曲長這些有實無名的位子,這還少的可憐,基本上都是賞錢賞女人賞絹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