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坐在足以讓曆代明君激動的發狂的山河走勢圖前,一人品茗雨前新茶,一人用湖筆輕刷如意足茶寵。
沉默了一會兒,劉辯眺望隨風拂動的竹簾外,藍天一碧如洗,白雲悠悠,鄭重道:“天下即將大亂,還請誌才先生為我選擇一處根基。”
戲誌才深知咳喘對於自己首次談論安邦治國之策,將會影響很大,會在主公心中失彩不少。
他連忙服下一大份五石散,壓下腑肺的鬱結之氣,臉色漲紅的指著山河走勢圖道:“臣先說說這個天下地勢。”
“大漢自從高祖開國,文景之治,漢武光武開疆拓土以來,一直擴張到了十三州領土。”
“總共可以分為四部分,剛好以三座連綿不絕的山脈,一條大江為分界點。”
“大漢廣袤無垠的疆土,很是巧合的劃下了一橫一豎兩條線。”
戲誌才忍住竹筒倒豆子的吐出胸中所有才學的衝動,深吸了一口氣道:“這一橫是由秦嶺山脈和四瀆中的大江為界限。”
“秦嶺、大江以南,也就是大漢的南方有四州之地,益州荊州揚州交州。”
“其中益州占了三分之一,揚州荊州交州占了三分之二。”
“而益州與江東三州之間,又有道路險絕人跡罕至的一豎下半段相隔,巴山山脈巫山山脈,也就是商鞅當年所說的巫巴之險。”
“與這條一豎相連的上半段,就是太行山脈,把中原大地分為東西兩部分。”
喘了一口氣的戲誌才,用手指在山河走勢圖上劃拉了一橫一豎兩條線,說道:“大致可分為東部的幽州、冀州、青州、兗州、豫州、徐州,六州之地,外加司隸東邊的河南尹、河內郡兩郡。”
“戰國時期的山東六國,指的就是太行山脈以東的這些地區,當然了要把江南的楚國排除在外。”
“這個江南是指大江以南所有的地區,江東則是三分之二揚州荊州交州三地。”
“太行山脈以西,秦嶺山脈以北,則是大漢剩下的四分之一領土,涼州、並州二州,以及司隸西邊的五郡。”
話音落下,戲誌才一邊服用五石散,一邊給劉辯時間消化這些山河大勢。
劉辯揉了揉有著脹痛的腦門,暗自分析道:從地圖上看,中華大地被豎線形大山脈,分成東西兩部分。
一條橫著的山脈連接一條長江,分成了南北兩部分。
剛好形成了一個‘十’字形,橫豎是分界線,空白的地方是國土。
上東部,就是戲誌才所說山東五國的六州之地,外加司隸兩郡。
上西部,就是西涼、並州、司隸五郡。
下東部,則是江東的荊州、揚州、交州。
下西部,則是益州也就是常說的蜀中。
分界線嘛,那條豎線,上邊是太行山脈,下邊是巫山山脈和巴山山脈。
那條橫線,左邊是秦嶺山脈,右邊是長江。
“啪!”
戲誌才服下五石散明顯亢奮了很多,猛地一拍上西部地區,聲音高昂了很多:“主公的根基就在這裏。”
“當年周朝的祖地,大秦的龍興之地。”
“上西地區,南有秦嶺山脈為天險,足以擋下南方各路諸侯,東有太行山脈為天然壁壘,百萬大軍難以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