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過後,很快便是立夏了,小暑、大暑紛至遝來,一轉眼的功夫,又是一年八月十八。
大漢幅員十三州,風景秀麗,包羅萬象,到了秋分時節有幾處必去的景點。
涼州邊陲的西海,每逢八月秋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連綿盛開,簇擁著西海形成一望無際的黃色花海。
駐足在西海邊緣,右邊是一望無際的黃色花海,左邊是浩渺無邊的藍色湖泊,天空大雁成行,雄奇壯麗,風光旖旎。
大漢山多水多山水更多,泰山山景甲天下,其中以太平頂秋季的紫氣東升最是迷人。
秋分拂曉,萬裏雲海盡頭的一線晨曦,由灰暗變淡黃,又由淡黃化為橘紅,洇染的茫茫雲海赤紫交加,如一頃綿延不見盡頭的紫氣雲海,當是道教第一絕勝景觀。
在戲誌才眼中秋分時節值得一去的地點,不是西方邊陲西海,也不是中原腹地的泰山,而是位於江東的錢塘江。
八月十八,是潮神的生辰,潮峰最高,自從高祖時期八月十八觀潮便已經蔚成風氣,吸引大量的三教九流人士前往三處最是絕佳的觀潮地點。
一是錢塘江東南的海塘大堤,潮頭來臨時,天水交接處閃現一條橫貫江麵的白練,如一條水潮長城滾滾而來,氣勢恢宏,波瀾壯闊,這便是極為著名的一線潮。
二是錢塘江正東的采石磯,站在視野開闊的采石磯上,向東南方向望去。
東邊一座浩蕩潮頭,南邊一座浩蕩潮頭,在波濤洶湧的錢塘江江心‘轟隆’對撞,激起一道衝天水柱,浪花四濺,蔚為壯觀。
這座可以觀望交叉潮的采石磯,便是戲誌才這一行的目的地,當然了睡覺都嫌浪費時間的他,並不是真的效仿負笈遊學的儒生,遊山玩水,戲遊人間。
迫不及待的趕往采石磯,是因為摯交好友郭嘉每逢八月十八一定來這觀潮,他來這裏是為了償還二月二三拜的第一拜。
招攬無雙國士郭嘉,為主公效命。
本來這一趟他是不需要親自前來的,可誰知該死的地府判官泄露了天機,好死不死的說了一句‘得郭嘉者,可得一座中原,半個天下’。
得一座中原好理解,意思是大江以北最為富庶的兗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等六州之地。
半個天下,應該再加上涼州、並州、司隸三州,這樣一來,大江以北的疆域全部落在手中,這和赤果果的告訴野心勃勃之輩,誰得到郭嘉,誰就是皇帝有什麼區別。
一時之間,風起雲湧,整個天下的世家望族望風而動,上十閥、中百閥派遣嫡長子嫡長孫親自過來招攬不說,就連下千閥也是攜帶著厚禮,試圖碰碰運氣的準備拜訪郭嘉。
當初一本上萬字的《察納十九言》所帶來的惡劣影響,在兩字麵前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可謂是諷刺之極。
在查看過太常寺的密報之前,戲誌才對於招攬郭嘉最起碼有著九成把握,可當他逐字逐句的看完密報之後,心裏踹踹不安,九成把握瞬間降到了三成。
九成把握是在於當初三次大禮參拜的時候郭嘉在場,但凡見識過主公胸襟的人,別說郭嘉這等寒門了,就是荀彧這種出身於上十閥的國士,都忍不住納頭就拜。
要不是荀彧這種頂尖國士心智堅定,心中早有了匡扶漢室的人選,說不定當時就投靠了主公。
那一日過後,戲誌才曾經試探過荀彧,詢問他為什麼不投靠根正苗紅的太子,反倒是選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宦官之後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