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廟堂奇人多(1 / 2)

眾人望著那卷煙雨朦朧的寫意山水,赫然猶如置身於沽舟泛泛、炊煙嫋嫋的鹹陽古渡。

身臨其境,卻又隔岸觀火。

待到劉辯刀勢忽變,由刀道轉為刀術,一刀劈碎那一川煙雨。

眾人如夢初醒。

哪裏有咫尺山林的水鄉畫卷,一切隻是那支朱紅筆勾勒出的撲朔迷離。

刀勢再轉,橫空削向判官腦袋的劉辯,冷漠如雪山冰川的眸子裏,除了殺意更有一團驚疑:這人究竟是誰,心計權謀不弱於郭嘉,就連才情氣度也開始初現端倪。

除了胸中有山水內外皆浩然的郭嘉,還沒聽說誰能夠以琴棋書畫詩酒茶這些紙上談兵的才情,抵擋真正的刀兵。

化山而治四分天下的戲誌才不行,劃江而治虎視中原的魯肅也不行,傳聞是文曲命格之一的鯤魚周瑜還不行。

熹平元年的這一批稷下國士沒有符合要求的,那麼往前推一代,永壽二年的稷下國士?

龐德公身材魁偉的像沙場武夫,現在又在鹿門山大興教化,第一個便可以排除。

接下來就是按照戲誌才所說支持劉備的黃承彥,他能成為公認的稷下學宮四君子,想必不會也不屑於去做藏頭露尾的勾當,再加上年紀過大,也可以排除掉。

其他的還有儒教祭酒荀爽、擔任縱橫陰陽兩家祭酒的司馬徽、法家祭酒胡昭.......要麼是年紀太大不符合樣貌,要麼是不屑於藏汙納垢。

但以判官的學識才情,除了老一輩的永壽國士和年輕一輩的熹平國士,別無他選,可是偏偏沒有符合要求的,太怪了。

“主公小心。”一聲大喝伴隨著十六支箭矢刹那間飛到劉辯身邊。

從思緒中迅速收攏心神的他,刀勢氣機暴漲,正要步步緊逼的戡破初現端倪的才情氣度,眉心突然傳來一陣刺痛。

毫不猶豫,收刀後退。

劉辯轉身遁走不到一息的時間,剛才站立的位置出現了一位瘦高瘦高如同一根竹竿的老者。

以及十六支尖嘯箭矢,上百根讓相柳應接不暇的精鐵投矛。

收刀退走的劉辯,瞥見太史慈的八麵開弓利箭和一百虎賁鐵騎的膂力投矛從身側穿過,當即回轉了一部分氣機,準備在竹竿老者被釘死地麵的一瞬間,衝過去繼續斬殺判官。

一副苦行僧模樣的竹竿老者,沉默的前踏一步,沉默的揮了揮衣袖。

尖嘯而出的各種嘈雜聲響,刹那間寂靜無聲。

衣袖輕擺,殺機滯留。

所有的箭矢長矛如同漂浮在水麵的死魚,靜靜的躺在半空。

衣袖再擺,隨波逐流。

這些黑色死魚隨著江水飄蕩而去,以更加洶湧的速度射向了神色凝重的劉辯。

“嘭嘭!”

箭矢長矛紛紛插在劉辯麵前,與腳尖之間連一根頭發絲的間隙都沒有。

一字排開。

卻似一座雷池橫在劉辯和眾多猛將麵前。

眾人臉色大變,瞪圓雙眼,盯著那一排劍氣縱橫,閃過從未有過的駭然和寒噤。

這一手失之毫厘謬以千裏的還禮,帶給眾人的石破天驚,不在於竹竿老者輕拂衣袖拂去天下第二武將太史慈的八麵絕技。

也不在於氣定神閑的拂去百餘根黑漆投矛。

在於一百一十六根箭矢投矛墜落的時間相同,間隙相同,附著的氣機也相同。

分心一百一十六用氣機不差毫厘的以意氣禦劍手段,已經超越了一般劍道大家,甚至越過了術劍劍甲於吉,可與老酒鬼在罡風凜冽的山巔並肩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