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君心難測(1 / 2)

氣度二字最是捉摸不透,一場扭轉整個戰場局勢的運籌帷幄過後,初來乍到資曆較淺的徐庶隱隱成為了在場群臣的中心,觸摸到了一絲文臣魁首的意味。

不過比起皇後大將軍心悅誠服大禮參拜的戲誌才,還是有些不夠看。

這隻是旁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戲誌才徐庶二人都是死於案牘的實幹臣子,一心隻有勤勤懇懇的為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沒那麼多的彎彎繞繞。

至於以後會不會因勢利導的被有心人推到風口浪尖,或者不得已為子孫後輩謀取一些福蔭那就另說了。

人君南麵之術的王者之道,首重‘事不躬親,知人善用’,徐庶既然對於這一戰的成敗成竹在胸,劉辯頗有自知之明的沒有越俎代庖,而是拿出那柄太史慈歸還的玉柄雕龍漢劍:“這一戰,孤,全權交給元直了。”

徐庶和家道中落的劉備一樣,見過的最大的官吏不過是一縣之長,不像見慣了紅紫權貴的世家望族子弟,與生俱來有一種眼高於頂的氣度,認為自己天生就應該封王拜相,賣與帝王家。

在徐庶這些寒門學子心中能夠成為郡守的謀主已經殊為不易,至於能不能成為京官,甚至進入朝廷中樞,那得一步一步的熬資曆,獲得太守的舉薦才有那麼一絲微乎其微的希望。

徐庶是有才,同樣也有著寒門的自卑,哪敢奢望成為太子麾下之臣,倘若不是戲誌才的一封書信,打死他也不相信天潢貴胄太子殿下能夠瞧得上他這個布衣黔首。

現如今還賜予他持假節的無上皇權,怎能不感激涕零的以死報效,哽咽道:“我...臣...徐庶必定追隨主公清平寰宇,掃滅所有的黃巾賊。”

刻不容緩,徐庶在劉辯鼓勵的目光中雙手接過了玉柄雕龍漢劍,按劍屹立,那股出將入相的豪氣充斥整個營帳:“方悅。”

亢奮大笑著站起來的兀突骨,本以為刨去善守的太史慈,擅長水戰的甘寧,風水輪流轉的終於輪到自己了,沒想到竟讓方小子拔了頭籌。

若是碰上其他主帥,就算是天下第一武將關羽他也敢瞪上幾眼,站在營帳中間的偏偏是豪氣縱橫的徐庶,那個膽敢棄筆拿刀上陣的儒生。

心中唯有服氣二字的兀突骨,隻能悶悶不樂的坐了回去。

胡車兒嘿嘿一笑,拿胳膊捅了捅正在氣頭上的兀突骨,剛要撩撥幾句,卻聽徐庶再次說道:“兀突骨。”

“啊?”鬱悶的正在擺弄金黃色獅發狂髯的兀突骨,愣了一愣,猴急的站了起來,險些用虎背熊腰的身軀衝倒粗木案幾,哈哈笑道:“在在在,軍師,兀突骨在。”

劉辯從未見過這位狂暴的南疆斬將奪旗第一人,露出這般得到冰糖葫蘆的小孩行徑,不由的會心一笑,看向徐庶的眼神更加鄭重三分。

得到主公首肯的徐庶,沒有一點小女兒態的扭捏造作,做事極為幹淨利落,福淺命薄的他也不得不快刀斬亂麻,免的戰機流失:“黃巾賊的中樞重地在豫州,為了保證圍攻雒陽的這一支大軍的糧秣,必定要選擇一條八方通衢便於舟車行走的輻輳之地。”

“根據我對豫州兗州一帶地理形勢的熟稔,以及這七八日大夏遊騎的探查,驗證了我的推測,就在商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