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戰術再變(1 / 2)

牽動朝廷中樞各大黨羽暗中角力,地方勢力望風而動的太子與三十萬黃巾賊一戰,終於在對峙了三天太子軍一退再退了五十裏,拉開了帷幕。

這場大戰關乎漢室興衰,更是劉辯出征以來生死攸關的一場惡戰。

自己不是破釜沉舟的霸王項羽,統帥數萬楚軍大破四十萬秦軍,也不是背水一戰的兵仙韓信,以數千漢軍大勝二十萬趙軍。

結果是生是死誰也說不好,前途未仆,生死難料。

前幾日太行山脈以西的長安下了一場連綿陰雨,太行山脈以東的汲縣卻是一直保持秋高氣爽的愜意天氣,就是西北風稍微大了一些。

汲縣附近包括整個河內郡的地勢多是黃河衝積出來的平灘,土質鬆軟,強烈的西北風不免帶起了大量的煙塵草禾,聚集了二十幾萬大軍的戰場煙塵滾滾,鋪天蓋地全是灰蒙蒙的塵土。

劉辯身披玄甲紫袍靜靜坐在戰馬上,雙眼微眯,凝視‘吱呀’作響幾乎折斷的大漢旗杆,瘋狂扭曲亂舞的旌旗,修長的手指輕敲紫檀刀匣隱隱擊打出大風歌的宮商角徵羽。

豪邁勝似沙場老將的徐庶自然是騎乘高頭大馬,吟詩作對手無縛雞之力了不知多少年的郭圖,出乎意料的沒像軍中其他士大夫那般,早早的躲進了郡城懷縣,甚至連夜逃回了雒陽,同樣是手持兵刃騎乘一匹乙等西涼馬。

劉辯自己也沒料到貪生怕死的郭圖會有這等舉措,不喜反憂,因為他小小的破壞了自己的謀劃。

隻有這些士大夫臨陣脫逃,自己僥幸勝過黃巾賊才好重新啟用他們,才好讓朝野上下知曉自己的寬宏大量。

尤其是經曆過兩次黨錮之禍,士大夫儒林風聲鶴唳到已經成為了驚弓之鳥,自己對臨陣脫逃按律當斬的士大夫都能饒恕,更何況是其他一些以下犯上的直諫、兼並田產、貪墨賑災錢帛等等不足以殺頭的大罪。

塵埃落定,急需士大夫文人支持的自己,必定能招攬一大批文臣士子,通過自己的人君南麵之術在董卓進京以前把他們培養成文臣死諫的死忠,幾年之後便不會出現皇帝被鳩殺滿朝文武大臣無人反對的悲慘光景。

隻要有大批臣子反對,顧慮朝野風向的李儒,對於廢立皇帝一事便會心存顧慮,自己到時又多了一絲火中取栗的機會。

這些都是後事,當前迫在眉睫的是如何擊敗黃巾賊,從這場波及天下的黃巾之亂中撈上一大筆紅利。

“嗚嗚——”“咚咚——”

灰蒙蒙的戰場突然響起高亢厚重的號角聲,戰鼓如雷,大地顫抖,同樣分成左中右三軍的黃巾賊在旌旗戰鼓指揮下,蜂擁而至。

左右兩軍黃巾賊作為偏師隻是為了策應主力大軍,分派了區區四萬人,剩下的十四萬黃巾精銳按照張梁一錘子定音謀劃,全部聚攏在迎風鼓舞的大纛下。

從天空俯瞰,浩浩蕩蕩,綿延三十裏盡是頭戴黃巾的士卒,令人望之生畏,這還是得益於徐庶謀劃,三十萬黃巾賊沒有全線壓上,要不然五十裏不見得能夠鋪展開浩瀚如東海潮汐的黃巾賊。

退避三舍的戰術,另一個大功效還在於讓劉辯大軍從南方下風口形式陡轉到上風口,占據天時的黃巾賊則是位於東南方向的下風口。

當然了多是鄉野匹夫出身的黃巾賊沒有幾人知道天時這兩個字怎麼手書,更別提明白其中的真意了,正在關注這方麵機宜的波才張燕難能在張梁麵前說上幾句真心話,自掘墳墓了。

天時在我。

後聖荀子有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嗜好一子一子提氣養大龍的徐庶,掌握天時的目的更在於造就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