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有四愛,鄭玄愛雪,曹不興愛蟹,蔡邕愛蓮,浮生四大白的最後一愛則是水鏡先生司馬徽的愛竹。
士大夫文人一生皆為名利所累,要麼為了權勢在朝堂上奔波勞碌一輩子,要麼自詡高士在野醒時飲酒醉時賦詩。
水鏡先生司馬徽卻在這喧囂靡靡的塵世,修了一處山房,造了二十裏竹海,不管這塵世如何的紙醉金迷盛世靡音,我自在山中觀朝夕。
暮色驟雪,茶鐺旋煮,一名佩戴竹冠穿戴一襲幹幹淨淨青色長袍的儒生靜坐在滾滾竹濤裏,正在以沸水封蓋。
茶道有十八道,這以沸水封蓋便是第三道越窯沐淋,翠龍入海。
紫砂壺壺溫緩緩上升,滾滾竹海裏忽地傳來一陣腳踩雪地的‘嘎吱’聲,一名佩玉鳴環氣宇軒昂的中年儒生,步履穩健的走來:“先生,太史慈選入兵韜評。”
竹冠儒生提起淡黃色銅壺向紫砂茶壺內衝水,在那雙沉穩有力的手掌拿捏下,沸水沿著紫砂壺邊緩緩注入,一是為了能讓茶葉隨著沸水如浪翻滾產生洗茶的功效,二是避免衝破茶膽,隨後用壺蓋輕輕刮去茶壺表麵的浮沫,茶湯清澈如上佳翡翠。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麵。
氣宇軒昂的中年儒生可以評選天下英傑進入月旦評,應該便是名家祭酒許劭,而竹冠儒生被他稱作先生,身份呼之欲出,自然是這二十裏竹海的主人司馬徽。
“去掉大器評,把大卒評重新放在天下人的視野裏。”
月旦樓為了敲定接下來那個大年中出現的每一卷評定榜單,耗費了不知多少心思,一幫子大才不知多少個日夜睡不著覺挖空心思的冥思苦想,難道先生實在與我開玩笑不成?
名家祭酒許劭正準備詢問,倒掉頭泡湯開始第二次衝泡的司馬徽,平靜道:“知道你心中有疑惑,其實先生我心中的疑慮不比你少上多少。”
“這個評定天下士卒的大卒評,按理說應該在三十年以後,壓勝天下的曹操劉備孫權三人稱帝以後推出,之所以推翻月旦評一部分布局讓這個大卒評早早出現,是因為一個人,一個竟然壓勝曹操劉備孫權三人的人。”
“二皇子劉協?”劉協作為大漢名義上的最後一位皇帝,應該是世人從未聽說過也就先生司馬徽這位讖緯大家略知一二的國祚氣數,孤注一擲的最後希望,要說能夠壓勝三名開國君王的壓勝之人,除了二皇子劉協暫時還想不到第二人。
茶道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大漢文化博大精深寥寥幾個字以一語雙關的方式便說明了第五道‘五龍入海,重洗仙顏’的層序。
頭泡湯,第一泡既有用沸水洗茶的意思,也有廢棄不飲的含義,世人常說的事情泡湯了便源自於此。
二泡茶,司馬懿第二次洗茶,隨後重蹈覆轍的再次倒掉了茶湯:“太子劉辯。”
“太子?”
養氣功夫如山澗清泉著稱稷下學宮的許劭,那汩清泉頓生長江滾滾般的波瀾,不可思議道:“太子的早夭之相是先生與龐德公黃承彥幾位碩果僅存的讖緯大家公認的,已成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