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曆經兩座江湖(1 / 3)

緩兵之計。

地公將軍張寶帳下的波才張飛燕幾員飽讀兵書的渠帥,檀石槐麾下一些時常與漢軍作戰久病成良醫的千夫長萬夫長經過商榷,一致認為這一切不過是大漢太子苟且偷生的想要多活一會。

皆是報以冷笑。

別說這座城池後方盡是黃巾軍統轄的地界,就是戰線再向前推進一百裏也還是遍布黃巾大小營寨,指望三百裏以外的雒陽來救援,和自尋死路的等死沒什麼兩樣。

不敢一紙詔書詔來西涼鐵騎並州狼騎的雒陽,已是自顧不暇,哪裏有餘力來救援你這個太子。

即使駐紮在泰山附近的兩萬多漢軍步卒及時趕來,除了在他們的功勞簿上多添上幾筆多擺幾處京觀,沒什麼其他用處了,畢竟按照新出爐的大卒評來評判,那幾萬草原鐵騎最低的也是丙等戎騎,還有為數不少的乙等戎騎。

丙等乙等戎騎出現的不少就不值錢了?放在幅員遼闊的中原,人口高達四千萬眾,能有幾支乙等丙等精銳?怕是除了雒陽花了大價錢打造的銳士沒幾支了。

一漢當五胡,不過是漢武光武時的老黃曆了,最近出現這種萬國來朝盛況的光景,也已是一百多年前明章中興時大將軍竇憲的勒石燕然。

大漢王朝歌舞升平了一百多年,中原腹地除了鍾鳴鼎食的窮奢極侈,便是養尊處優的醉生夢死。

不知多少年不聞邊塞聲不聞馬蹄聲,乙等丙等這些天下罕見的銳士是有,大多集中在涼州幽州並州還有交州,鞭長莫及。

這次月旦評的榜評更替倒是引起了不小的風波,也激起了一部分渴望效法先秦出將入相儒生的心氣。

整個中原腹地這麼多州郡稱得上丁等精兵的寥寥無幾,更是別提丙等乙等,官吏貪墨又形成了一股風氣,如今大漢王朝腐朽到了聚沙成塔的地步,別說一推了就是一陣風都能吹垮。

漢軍太子麾下是有兩支丙等騎兵,數量卻不值一提,步卒是跨過丁等的門檻,數目還不少,但在一馬平川的平原上,想要抗衡這衝鋒起來如江河日下的草原戎騎,無異乎癡人說夢。

不過縱是麵對岌岌可危的形勢,劉辯軍中那幫還未徹底成長注定要在三國大年中大放異彩的將校們,還是為了一個頭戰先鋒的奇計迭出。

有仗著自己官職最高蠻橫不講理的,有憑借自己那身無聊脾性耍無賴的,還有準備擼開袖子先幹一場的,著實讓劉辯見識到了一回精彩紛呈不亞於廟堂文鬥的沙場武鬥。

鬥將關乎一鼓作氣的士氣,黃巾軍領袖張寶大單於檀石槐看似雲淡風輕,實則重視到差點當成國運之戰,琢磨著讓搜神評第十的宇文普拔掙個開頭彩,卻又不了了之。

一來成名已久的宇文普拔作為一名享譽大漠草原乃至中原西域的老一輩大宗師,和這幾個還沒斷奶的小娃娃打生打死過於跌份,二來這裏畢竟是由黃巾軍主導猛將悍將又多得是,哪裏輪的上北方的胡人。

一員銷金黃抹額,綠棉細納襖,身高九尺五寸比關二爺還高出一頭的黃巾軍猛士,手持一條鐵棒,步行出戰,赫然是黃巾軍的第一高手截天夜叉何曼。

劉辯麾下的一大票猛將悍將望見頂天立地在兩軍中央的截天夜叉何曼,不約而同的停止了爭執,未來武曲榜排名前十孫策緊追其後的甘寧夏侯惇夏侯淵同樣是神色凝重,卻又流露出難以掩飾的亢奮。

截天夜叉何曼成名於三十年前,少有的見證了劍神王越的彈指壓江湖,槍甲童淵的大槍挑江湖。

放在廟堂上那是曆經兩位長壽明君的股肱重臣,他那一身江湖修為也未辱沒了這番令不知多少江湖兒女羨慕的經曆,穩穩的踏入了一品門檻。

拳怕少壯,這句流傳極廣的至理名言,對,也不對,說它對那是指的一品以下的江湖遊俠沙場武夫。

垂垂老矣,不論是反應能力,還是過去費勁千辛萬苦錘煉的筋骨機能都會走下坡路,大幅度下滑到讓這些江湖老人恨不得拔劍自刎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