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攻城大利器(1 / 2)

虎牢關外,西壁壘大軍全線壓上,兵臨城下。

控弦百萬的胡騎南下寇關,邊塞千裏狼煙的壯麗光景,地處大漢腹地的中原人士怕是沒那個眼福了。

上千牛皮大鼓一起擂動的山呼海嘯,卻也是一樁不輸千裏狼煙的蔚為大觀,這戰過後能用一個字絕不用兩個字的史官,竟是不吝筆墨,後世名將每每讀到這段被譽為黃巾起義轉折點的曠世大戰,無不熱血沸騰。

幾百年後的淝水一戰前夕,一統北方的前秦苻堅刻意造就了八十萬大軍壓境的蒼天在上大勢,躍馬江南,意氣風發的問了一句‘勝過西壁壘否?’。

城外的黃巾賊大陣,不斷有精銳斥堠飛馬傳遞軍令,春秋名將龐涓接過欒武子手中的帥印,把整整二十萬大軍指揮的有條不紊,各營之間的距離相得益彰而又嚴絲合縫。

歎為觀止。

虎牢城頭,一張張從各地險要關隘抽調的墨家連弩車,填滿了宛若長槍的大弩箭六十支,密密麻麻鋪滿城頭,蓄勢待發。

頭皮發麻。

劉辯站在城頭遙望浩如煙海的黃巾賊排列成一個個井然有序的方陣,感慨良多,自己不是沒迎戰過數以萬計的黃巾賊的進攻,毫無章法可言,戰陣排列的粗鄙不堪,作戰時惡狗搶食一樣的一擁而上,任誰見了都不會認為黃巾賊能夠勝利。

今非昔比了,隊列呼應,穩步推進,恍惚間有見識到了橫掃六國的大秦虎師,難怪龐涓授任魏國上將軍期間打壓的西秦南楚東齊這些強國始終難成氣候。

倘若是沒有早死,單是這份指揮十萬以上大軍如臂使指的將才,在將星璀璨的浩蕩青史必定閃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輝。

太史慈、方悅、兀突骨......城頭上的將領不由自主的握緊了刀柄,一襲黑袍的程昱眯著眼睛,不止在思索什麼陽謀。

徐庶怔怔出神,許久後,歎息道:“我不如龐涓遠矣。”

立誌像先秦名將那般出將入相的徐庶,在整個稷下學宮都是少見的既能出謀劃策又能治軍作戰的戰術戰陣通才,羨慕的兵家祭酒恨不得從儒家祭酒荀爽那裏搶過來,納入門牆。

不等劉辯安慰麾下這位寄予厚望的未來國士,徐庶神采飛揚的握緊了妻子送給自己的佩玉:“這也是另一種行萬裏路,哪有一蹴而就的名臣名將,就算是冠軍侯霍去病也是曆經一場場大戰,最終才成就一代超世之傑。”

劉辯這才眉眼含笑。

這場孤注一擲的大戰前夕,西壁壘一方曾經有過一場言辭激烈的爭辯,隻因判官獻出了一條堪稱絕戶計的謀劃。

驅使淮泗四州關押的囚犯和心底還有忠義一息尚存的百姓,扛著裝滿泥土的麻袋前衝,消耗城頭長槍弩矢。

等到長槍弩矢消耗的七七八八,墨家連弩車基本上失去凶威,再由黃巾軍先頭部隊推著楯車井闌等等攻城器械前進,繼續消耗漢軍弓弩手的箭矢。

徹底消耗完漢軍所有遠程手段,擂動衝鋒的大鼓,由十幾萬黃巾精銳架著雲梯推著衝車來場一錘定音的大決戰,養精蓄銳半個多月的十幾萬黃巾精銳對戰精疲力竭的數萬漢軍,就算主帥是紙上談兵的傻子也能獲得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