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天人又如何?(1 / 3)

莊稼漢子一劍截斷巨毋霸山嶽氣象的一拳,單膝跪在了劉辯麵前,恭聲道:“末將蒙恬,拜見三大王。”

三大王?劉辯聽到這人的姓名,大戰巨毋霸不曾顫抖的手指明顯抖了抖,這可是中華第一勇士,擊潰了困擾中原多年的邊患北方匈奴,首次占領了素有塞上江南之稱的河套地區,為大秦帝國開疆拓土四十四座邊城,功蓋當世,利在千秋。

不過這個三大王到底是怎麼回事,上次長城虎士的統領公士也是這麼稱呼自己,其中涉及了什麼秘聞?

巨毋霸向來是敬重影英雄豪傑,前些日子蒙恬初次更生,巨毋霸不止是一次扛著一頭麋鹿抱著沙場好物黃酷酒去找蒙恬喝酒,雖說每次都被嚴於律己一生隻喝白水的蒙恬拒絕了,但他沒怎麼生氣反倒是鞍前馬後的越發熱絡。

心智單純的巨毋霸,善惡觀念也很輕,自己喜歡的便是善,自己厭惡的就是惡,平時恨不得當成祖宗供起來的蒙恬,現在不免成了殺父仇人。

感受到秦廣王和蓑笠老翁那兩股如山如河的磅礴氣機,麵前還有一位大秦帝國上將軍,巨毋霸無所畏懼,突然邁開步伐,走了武夫剛剛接觸武藝時最基本熬練筋骨的走樁。

第一步踏碎了方圓百步的山石地麵,第二步梧桐院微微晃動,第三步遠處山崖陡然斷裂了一截........步步龍驤,天地間唯有腳步聲。

秦廣王製止了蓑笠老翁手掌間那抹枝頭新綠的勃發,饒有興趣的按住劍侍甘鉶的肩頭後退。

手裏再次抓起了一捧葵花籽。

蒙恬不慌不忙的站起身來,右手橫劍在胸,左手兩指輕輕抹過眉毛。

燃眉之急。

巨毋霸靠近三劍距離,左手兩指抹過製式古秦重劍。

僅有一劍。

走樁越發步履維艱的巨毋霸,恰逢其會,如那江湖總再見的壓勝宿敵,使出了避無可避躲無可躲的一錘。

日出東海,地氣湧浩浩,日落西山,天穹歸複休。

這一錘可扶河漢,可觸大嶽,更可殺上將。

蒙恬隻是遞出了製式秦劍。

當年大秦帝國西出函穀關,橫掃關東六國,敗匈奴,滅南越,握在手心始終都是這柄製式長劍。

長劍無名,卻殺的天下膽顫。

蒙恬穩穩的站在劉辯前方,雙手持劍,使出了大秦虎師自從商鞅變法後隨著一場場的大戰,不停改良的軍伍劍術,簡簡單單,基基礎礎。

一股無與倫比的勇往直前氣勢,驟然勃發,恍惚間,眾人仿佛看到了長平之戰一名又一名的趙國軍士倒在青銅長劍下。

滅楚一戰,楚國國都城頭插滿了一柄柄製式長劍。

北平匈奴,無數毛氈帳篷在秦劍下烈烈燃燒。

他蒙恬隻要還活著一天,還能握的住秦劍,永遠都是大秦帝國的長城。

莊稼漢子忽地笑了,雙眼恍惚,輕聲念叨了一句。

“劍名,堂奧。”

————————

氣勢雄渾的老君山山水甲南陽,同樣也是一座西瞻秦闕,南望楚地,北鎮豫州的一處戰略要地,扼守隔斷南北的秦嶺山脈之中通向南方的伊闕要道。

當年秦昭襄王南路攻打楚國,通往中原的東西要道殽函之險是由魏國統轄,便繞道這條直通南陽的伊闕要道,進攻南方的楚國。

誌在巔峰大漢統治的黃巾賊,想要從東麵攻入雒陽顯然是極其艱辛,雒陽位於殽函之險東部出口的後方,建造了一座又一座堅城險隘拱衛帝都雒陽。

這條由秦嶺山脈南方邊緣的南陽郡通過秦嶺山脈,北上進入雒陽西麵的伊闕要道,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條終南捷徑。

早些年長安附近的終南山山上有一位隱士婁子伯,屢次拒絕了朝廷的征辟,淡泊名利的他因此被尊稱為終南居士,深受世人的敬仰,後來應該是看破了紅塵,在老君山做了一名誦讀道經坐忘山崖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