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天下人,一杯酒(1 / 3)

自從更換年號的那場大朝會過後,大漢王朝的朝廷中樞分量最足的那十幾頂官帽子,一夜之間來了個翻天覆地的變幻,除了司徒袁隗、太尉楊賜、司空陳蕃權勢滔天的三姓頂尖世望沒去輕捋他們的虎須以外,九卿幾乎是來了個大換血。

四朝元老劉寬擔任九卿宗正一職,時時刻刻揣度皇帝心思的廟堂重臣們不難理解,當初恒帝死後由於膝下無子,隻能從劉氏宗親裏挑選一個品行端正相貌周正的嫡係子弟榮登九五。

呼聲最高的劉表、劉虞、劉焉三人背後勢力爭搶的那叫一個你死我活六親不認,差點在朝堂上當眾拔刀相向了,最後卻讓無依無靠的劉宏撿了漏,其實也算不上撿漏,因為當時與世無爭的劉寬破天荒的為劉宏說了一句話。

說的是什麼不從得知了,那句話卻換來了三公九卿都費盡心機去爭奪的扶龍之功,四朝元老劉寬隻是擔任九卿宗正,不少與他交好的中樞重臣還有點不滿意,覺得皇帝劉宏刻薄寡恩了些。

不過家世中等實打實功績也沒多少的蓋勳傅燮二人邁入九卿的行列,著實是把朝野上下震動的厲害,畢竟兩人除了朝野皆知的清望以外,也就是曾經與大將軍何進私交很好,值得朝廷大臣們重視一些,其他並沒有什麼可以稱道的地方。

朝野上下發生這麼大的震動,偏偏就是因為蓋勳傅燮兩人與大將軍私交甚好,天下的兵權被大將軍何進把持了這麼多年,已然大逆不道的腹誹一句站皇帝。

不過廟堂中樞的文臣沒幾個倒向大將軍何進,權柄滔天沒錯,還沒達到讓皇帝劉宏寢食難安的功高震主,如今安插兩個與大將軍何進私交很好的臣子擔任九卿,這不是把脖子往大將軍的刀下送嗎。

難道皇帝陛下老糊塗了不成?

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也就司徒袁隗、太尉楊賜、司空陳蕃這三個老狐狸琢磨出了一點味道,其餘的重臣,整天悶在家裏冥思苦想頭發掉了一大把也沒琢磨出個所以然來。

這些穿紅帶紫中樞權貴們又不能不去想,現在正處於國本之爭的關鍵時期,朝堂上的大大小小黨羽幾乎被太子黨二皇子黨一網打盡了,不站隊也得站隊,皇帝陛下的意思過於模棱兩可,隻能全憑權謀心術和運氣去押寶,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萬劫不複,由不得這些紅紫權貴不掉頭發。

廟堂中樞那些一流二流三流近乎所有的權貴們悶在家,一心隻求君王意,可是苦了雒陽各大酒樓以及周邊的名勝古跡,平日裏全靠這些一擲千金的豪客維持生計,現在這些豪客們不知道咋回事一個個像個大姑娘似的躲在閨房,酒樓的生意那叫一個慘淡。

規模小上許多的酒鋪反倒是沒收到多大的影響,平日裏進出酒鋪的大多數是上不了台麵的小人物,一頓吃飽全天不愁,皇帝是太子還是二皇子對他們來說沒多大幹係,反正他們不需要站隊,更不需要麵臨新皇帝的清洗。

黎春酒鋪的主人過去隻是個莊稼漢子,如今在雒陽城內開了一間酒鋪,在鄉裏那可是響當當出人頭地的大人物,過去嫌他又矮又醜還窮的俏麗村姑,個個是爭著搶著托人做媒。

那個快到三十還沒娶上媳婦的莊稼漢子,居高臨下的挑了三個曾經拿鼻子瞅他的十裏八村俏姑娘,自從結婚以後好運氣好像用光了,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如果不是前些日子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在這喝了幾碗酒,怕是那幾個婆娘都要收拾金銀細軟回鄉改嫁了。

掌櫃的一遍又一遍的翻著賬本,除了一些少的可憐的進賬,每天的賬簿基本上都被靠在牆角的那個潦倒書生占滿了,找太子府要賬?怕是活膩歪了才敢這麼膽大的沒邊。

厭惡的掃了一眼胡子邋遢的醉醺醺漢子,咬牙切齒的想拿根木棍把他趕出去,更是不敢,這位整天除了喝酒還是喝酒的邋遢漢子,也不知道在哪燒的高香能與太子殿下扯上關係,隻能任由他白喝酒。

酒鋪夥計是這間黎春酒鋪掌櫃眾多妻兄妻弟裏麵,最為伶俐的一個,姐夫家裏的狀況天天都得聽二姐哭訴一番,說什麼瞎了眼了,表麵上人五人六的,其實還不如村裏的那個小豪強錢帛多,耳朵都快聽出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