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共有三位結義金蘭的兄弟,關羽、孫策、馬超,千裏走單騎過後因為妻子變相死在自己的刀下,萬念俱灰關羽不知所蹤。
馬超兩次不顧邊關將領沒有朝廷詔書不得調動百人以上兵馬的禁令,冒著被抄家滅族的危險,率領數千西涼鐵騎從殽函之險長途奔襲到虎牢關。
千劍宗師時的泰山一役,比起關羽馬超二人早了許多天馳援大哥的孫策,遲遲沒有露麵,這一遲就是四年,倘若不是稷下名士周瑜是三弟孫策的總角之好,劉辯甚至懷疑三弟遭遇了不測。
汲縣城郊,一員頭戴鎏金耀日盔,內襯黼黻秋狩甲,外披綾羅赭黃袍,腰纏玳瑁玉帶的驍勇小將,沐浴在仲春的明媚陽光下,閃耀出奪人眼球的金燦燦光輝,恍恍如鎮守南天門的天神大將。
小將嘴裏叼著一根狗尾巴草,吊兒郎當的坐在一匹神駒無雙的千裏烏騅馬上,說不出的慵懶愜意。
從田裏耕種回來的莊稼人還有那些途經汲縣的商賈,已經把這位仿佛黃金鑄成的將領當成了天王神將,這不幽州軍軍陣外聚攏了烏泱泱一片的莊稼人商賈伏身叩拜,祈求今年風調雨順財源廣進。
這人正是消失了四年的江東小霸王孫策,不知道是窩在哪座名山大川勤學苦練了,還是被父親禁足在家中熬煉筋骨,孫策內外氣質相比較泰山前已是截然不同了。
要說之前是一條洶湧澎湃的大浪,現在則是如一條白練橫貫江麵的錢塘江大潮,看似風平浪靜的波瀾不驚,蘊藏的能量足以力挽狂瀾。
少府劉虞站在汲縣城頭,俯視城外即使隔了幾裏遠,還是引人矚目的黃金甲小將,撫須笑道:“文台賢弟,生了一個好兒子啊,單說這一點當年事事力壓文台兄一頭的皇甫嵩,還有咱們這波建康俊彥裏官帽子最高的陳群,都是大大的不如文台兄了。”
“不知道文台兄請哪位高人看的風水寶地,介紹介紹,我回去以後也給家裏的祖墳挪挪位置,你家的藏風聚水也太好了,老子是猛虎,兒子別說虎父無犬子了,直接青出於藍的成為蛟龍了。”
“還有你家的那個二兒子,小眼睛滴溜溜轉,一看就是聰明早慧的小名士,一武一文,好事全讓你給占全了。”
幽州軍能與少府劉虞並肩站立的,除了鎮北將軍公孫瓚以外再無第二人,幽州軍以外倒是有不少,熹平之春郭嘉程昱荀攸這些小瑚璉們口裏譏諷為青黃不接的建康俊彥。
其實不怪這些少年青年一輩小瑚璉們不留口德,瞧瞧世人對他們的稱謂就知道了。
老一輩尊稱為永壽之春,少年青年一輩被譽為熹平之春,卡在中間的劉虞劉表這些人得了一個不上不下的建康俊彥,差距實在是有點慘不忍睹。
少府劉虞身邊按刀站立的魁梧武將,也是中年一代建康俊彥的一員,江東猛虎孫堅:“哈哈,伯安兄長這話說的中聽,什麼皇甫嵩王允的,老子的兒子一個能打他們十個兒子。”
出身貧寒的孫堅,當年在稷下學宮兵家一脈求學時,皇甫嵩王允這些出身高貴的世家望族子弟看都懶得看他一眼,倒是天潢貴胄劉虞與他這位兵家祭酒的得意弟子私交不錯。
宦海沉浮了這麼多年,孫堅還是當年的一副直心腸,沒有沾染那些虛頭巴腦的官僚作風,劉虞會心一笑:“這是文台賢弟的兒子自己爭氣,那杆大戟連我這個見慣了邊陲名將的老家夥都膽顫呐。”
“小小年紀就是一品金剛了,公認沙場征戰第一的北地槍王呂良,還有這段時間突然間名聲大了起來的祖猛奴,在伯符的這個年紀也不過堪堪進入二品光景,我看啊,這小子的武學天賦不比武帝城的童淵差了。”
若是誇讚長子別的方麵,孫堅還會客套一二,但是長子的武學天賦真是沒的說,這不昨天把幽州十大校尉挨個揍了一遍,要不然也搶不來這個先鋒官。
孫堅受用之極的咧嘴大笑,城下的長子孫策那叫一個心急如焚,一來再遲些大哥可就真的完了,二來他接下來要實踐那個名震稷下的超越戰術,怎麼不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