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修為盡廢(1 / 2)

青州,刺史府。

距離那場朝不保夕的亡命逃竄,已經過去了幾個月,這段時間以來劉曄真可謂是鞠躬盡瘁,馬不停蹄的在各地奔波,那匹千裏馬纖離明顯都瘦的不像樣子了,更何況是養尊處優長大整天坐著鑽研墨家典籍的劉曄。

清瘦了一大圈,人也曬黑了不少,辛虧不是太陽毒辣的夏日,不然劉曄和劉備站在一起,估計會被認錯成親兄弟。

經過這一番苦心孤詣的縱橫捭闔,成效顯著,先是說服了準備擁兵自重的大漢四大名將皇甫規率軍十萬來投,委以重任,統領八萬百戰老卒外加收編的五萬黃巾軍,共計十三萬人馬守衛齊國故地的咽喉,曆下城。

一直不忘殺弟之仇的張寶,也被劉曄所勸服,帶著精壯漢子、婦人、老人、孩子組成號稱百萬的黃巾賊進入了青州。

其中精挑細選的精壯,共計十六萬,交給老將軍皇甫規五萬,剩下的十一萬以及兩萬漢軍百戰老卒,駐紮在齊國故地的北方防線,濟水。

現在除了劉曄以外誰也不信任的二皇子劉協,本來是準備派遣一名心腹擔任北線副將,說是副將其實就是為了監視張寶,這時再次體現了劉曄的瑚璉大才,連夜闖入二皇子劉協的府邸直諫。

與其容易產生嫌隙的任命副將,還不如換成皇甫規的侄子名將皇甫嵩為主帥,如果真想守住濟水北線,隻有一條路可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張寶其實也早就預料到會有二皇子的一名心腹擔任副將,左等右等始終不來,心中感慨,開始投桃報李,派遣帳下渠帥去聚攏散亂在各地的黃巾教眾。

僅僅三四個月的時間,濟水北線改名為青州軍的駐軍已經增加到了十五萬,這還是劉曄奉行精兵政策精挑細選過的結果,其他的老弱病殘全部被劉曄安排到青州各地開荒種田。

經過這幾年的大亂,青州除了一些還能保持自保的世家望族,大部分小望族以及富商豪強都被黃巾賊燒殺搶掠個幹淨,土地大量荒蕪。

打仗打的是輜重糧草,打的是刀戈器械,關於這一點鑽研墨家典籍的劉曄,看的比誰都清楚。

劃定曆下城、濟水北線、還有南線的主要防務,東麵由於是東海不需要防守,劉曄拋開一切政務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帶領剩下的黃巾賊開墾土地,搶在冬天來臨以前,種下一批糧食。

青州由於泰山的緣故,兩極分化,西邊幾郡因為囊括泰山山脈的緣故,多丘陵高台地,山賊土匪眾多,安排名將皇甫嵩統領輪流更換的青州軍,一個山寨一個山寨的清剿,搶奪這些山賊土匪積攢的鐵質兵刃,順道練兵了。

東部是一塊插入東海的平川,三麵環海,土地肥沃不說,還有沽水、膠水、濰水......等大小河川,灌溉出了數不勝數的上等水澆田,糧食的產量極高。

可惜留給劉曄的時間太短了,要不然絕對能開墾出足夠二十萬大軍吃上一年的糧草,現在隻能是向那些青州的世家望族借糧了,不然都不用駐紮在曆下城外麵的曹操軍孫策軍攻打,吃不飽飯的士卒們要不了多久便會不戰而降了。

謀主劉曄勞心勞心,二皇子劉協反倒是沒事做了,不過也沒閑著,實在看不下去謀主劉曄整天連口水都來不及喝,二皇子劉協主動承擔了借糧這件要務,許諾隻要是肯借出糧草,一年後加倍奉還。

在這人命賤的還不如一條狗的世道,糧食就是每個世家望族的命根子,哪裏肯往外借,不願意是不願意,但沒有一家不借的。

二皇子身後那幫如狼似虎的悍卒可不是擺設,前幾天不就有一門實力不俗擁有六百私兵的一郡大望族被山賊洗劫了,滿門上下沒留一個活口。

說是山賊,沒少做這種勾當的世家望族哪一個心裏不是門清,十成十是由青州軍喬裝打扮的,那件事過後,那門世家望族裏經常受欺辱的一名族人,也是唯一的活下來的一個人在二皇子身邊擔任了親衛,便是比什麼都有說服力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