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竹馬稚童已少年(1 / 2)

風雪漸消,虎牢關城頭旌旗大減,九成士卒結陣戰陣在十幾鎮諸侯指揮下,按照平北將軍曹操敲定的陣法普通而又實用的錐形陣,破釜沉舟與數十萬控弦之士有死無生的鏖戰。

稀稀拉拉隻有一些步弓手的譙樓上,視野開闊,地勢略微高於女牆,兩名儒生裝扮的年輕人一人拎著棋枰一人拿著兩盒棋子,坐在了譙樓前的高台上。

長者之風,荀文若,三禮國士,戲誌才。

兩人落座沒多久,又有一名羽扇綸巾的年輕士子走了過來,煎茶小爐,雨前新茶,銀屑碳.......往往點綴在士子雅集的詩酒花茶,一樣不缺的搬到了滿是烽火氣息的城頭。

人間謫仙,周公瑾。

天下有四,四分其三的疆域彙聚於此。

城下,兩軍陣前,同樣是有一座半壁江山,江湖的半壁江山。

刀甲吳馘、佛門金剛張讓、弓甲大長秋、劍甲越獄、劍侍甘鉶、東海槍王李彥、道教真人張寶,除了遠在敦煌城的閻行,還有武帝童淵,江湖十大高手全部到場。

三十副黑色鬥篷身形驟然間消失不見,再次出現,站在了祭天所用的祭壇前方,得到號令的數萬控弦之士迅速退到了祭壇後方,留下了極為寬廣的空地。

正準備發號施令的曹操,高高舉起的平北刀還沒落下,便被那名中年儒生攔下了,出於尊敬和信任,隻能是臨時更變攻防兼備的魚鱗陣,耐著性子等著。

西側,站著天下十大高手。

東側,三十餘位微服私訪天人。

大戰一觸即發了。

到了天下十大高手這種層次,功名利祿美人美酒動搖不了一點那堅如玉石的心境,世間再也沒任何人和事,媲美的了劍開天門的長生大道,卻是屈服了中年儒生的三寸不爛之舌,難不成那張利嘴真能把死的說成活的。

天下十大高手裏道教真人張寶,排在末席,說服的難易程度卻在首位,當初的他可是大道可期的道教大真人,黃巾之亂過後淪落成了精通奇技淫巧旁門左道的武道宗師。

其中的落差使得張寶這些年一直處在走火入魔的邊緣,從未有過如此的捶胸頓首,痛恨自己這一身多少人做夢都不敢奢望的武道修為,痛恨自己眼睜睜看著長生大道從觸手可及變成了南轅北轍。

中年儒生隻說了一句話,躲在一間柴房裏靠著五石散過活的張寶,洗去了一身的蓬頭垢麵,穿上一件素潔道袍手持銀白拂塵,神仙出塵的走出了太平山。

過去幾年裏滿臉戾氣的張寶,心平氣和的稽首走出,走到了上緊弓弦的大長秋身邊,攔住了這位急著找水伯天吳討個說法的弓甲,何皇後死於鳳翅鎦金镋那是有目共睹的。

天下第二的刀甲吳馘、天下第六的劍甲越嶽、還有那位深坑老王八秦廣王來到這裏隻要一個目的,親手宰了水伯天吳,還不是那種打碎水伯天吳重塑的金身,而是徹底的毀屍滅跡,塵歸塵土歸土。

鳳翅鎦金镋是可以仿製,但是上麵侵染了不知多少年的氣機卻改變不了,弓甲大長秋作為獨得指玄八分真意的大指玄,氣機把握臻至義理,當世的高手裏就是武帝童淵在氣機把握一道也難比肩弓甲大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