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壓勝天人(1 / 3)

翻天印。

數百年前這三個字給天人們所帶來的談之色變,不亞於白衣劍神王越劍壓江湖三十年,無一人冒頭,但在層次上卻要遠勝一籌,秦始皇所彈壓的江湖是由人世間積攢了數千年的英雄豪傑,每一位都是憑借一己之力得入天門的超世之傑。

不過以白衣劍神王越當時的意氣,放到天上所能達到的成就不見得遜色秦始皇多少,天上雖高,但對於武道山巔的大修飄搖人傑來說,也隻能淪為腳下的泥土。

泥土的結實程度是遠超人間這盤散沙,落在黃河裏,結局隻有一個。

泥沙俱下。

水脈山嶽在劉辯的三丈外頓住,曾經鎮壓過南宮長萬這等蓋世猛將的意氣勝負手,如同一堆草木灰遇到了山崖大風,迅速飄散,一陣陣霧氣籠罩在汜水河畔。

劉辯右手食指中指輕輕搓動,起手式與白衣劍神王越折斷千百劍的蚍蜉極為相似,卻有些似是而非,更像是劍甲於吉的蜉蝣劍陣:“起!”

一道不大不小的聲音響起,帝王口含天憲,刹那間勾起了天地共鳴,飄散的霧氣重新聚攏,化作一柄青色水脈巨劍,懸停在胸前。

佛門舌燦蓮花,道教一語成讖,皆是難以想象的大千氣象,明帝年間,第一次佛道相爭,在白馬寺焚經台比試燒經書,當時的佛門大德高僧摩騰就是以舌燦蓮花的無上神通,造成了從未有過的奇觀。

六百九十人名道士,分別取出靈寶真文太上玉訣三元符錄等五百九十卷,放在西壇,又把茅成子許成子黃子老子等二十七家子書有百三十五卷,放在中壇。

摩騰高僧取出從西方迎回來的佛門四十二章,經放在東壇。

熊熊烈火中,道藏灰飛煙滅,佛經完好無損。

劉辯口含天憲縱然是沒有白馬燒經時‘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旋環如蓋,遍覆大眾’的佛法無邊,佛門所講的降龍伏虎威能,一升再升。

青色巨劍隨著劉辯攫取蚍蜉神意和蜉蝣劍陣的精髓,汜水水麵又是下降了三尺,在眾多天人也震驚的無以加複神情中,第二柄青色巨劍懸浮在水伯天吳的背後的河麵上。

劉辯擦去嘴角的鮮血,目光猙獰,還有一絲大仇得報的痛快,抬頭掃了一眼越來越清晰的影子,不慌不忙:“道教有兵解一說,一些個道教大真人成就陸地天人以後,往往都能返老還童,更能兵解轉世重修。”

“觀星台的大典星左慈便是傳說中的陸地天人,當初如果不是大長秋先一步以大指玄掐斷了左慈與天地的脈絡牽連,張讓即便是點了左慈的天燈,未必能真的殺了他。”

“佛門也有類似的坐化,同樣是追求長生不朽,儒家的大同小異說法,卻要意境深遠的多,叫做名垂青史。”

“殺害孤母親那件事,除了你以外,那個黃紫道人也有份,孤煞費苦心琢磨出來的這一招叫做壓勝。”

“老子管你是道教真人佛門高僧,還是儒家大儒,一劍下去叫你兵解不了,坐化不了,全部給老子死的透透的。”

劉辯囉嗦了一大堆,看似是不知死活的給水伯天吳留下了可乘之機,其實是在緩解強行催發三教氣運的反噬,起手一劍,已經是他所能做到的極限。

再來一劍,力所不逮的他是因為接住了體內的三教氣運,但是這三股外來戶還沒被同化,一點也無,就像是一支借來的兵馬,想要馭使自然是沒問題,不過總得付出些代價。

劉辯所付出的代價卻是太大了,本土遍地狼煙不說,還差點國破人亡了,嘴角那抹怎麼也掩蓋不下去的血絲,就是蛛絲馬跡。

為了徹底斬殺這個害死娘親的罪魁禍首,孤注一擲的劉辯顧不得那麼多了,浪費口舌的說了一大串過後,右手手指再次搓動起來。

汜水第三次下降三尺。

寬闊江麵上吃水很深的十幾艘數千料樓船,起初還能保持甲板高出積雪岸邊不少,三次借去水脈,本就吃水很深的樓船差點擱淺了,退去大量江水的泥灘岸邊,許多求生欲望極強的魚蝦,挺著雪白的魚身,拚了命的翻跳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