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小醜寫書(1 / 3)

小醜忙了幾年的物業公司經理職位, 已經無法寫作。業戶那些個瑣事,縈繞腦中。

再不寫點什麼,自己都覺得活得沒有什麼意義了。小時候初學寫作,寫過階級鬥爭,後來就改革開放了,跟著改革開放,步入了這一大把的年紀。改革開放的脈絡必須的梳理一下,要不沒法寫。

小醜就回憶起改革開放的一步步路是怎麼過來的。中央是怎麼運作的,自己不知道,可是在下邊是個什麼情形,他還有非常清晰的印象。

改革開放,初始大概是在一九七八年的樣子。那時候人們對於改革開放,認識還很模糊。國家領導人還是華國鋒,但是明顯的權利已經不太大了,謀其政的大概是鄧總設計師。

首先是把毛澤東拉下了神壇,記得有本書叫《走下神壇的毛澤東》,作者好像是權延赤或者是葉永烈,記不大清楚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倡導下,全國一片商,大街小巷,從城裏到農村,到處是小攤小販,商品經濟的初始階段。這期間主要是從服裝業開始的……

後來是港台的錄音帶,歌曲不再是那種革命激昂的韻律,而是陰柔的“靡靡之音”了,各種不同的韻律,迷倒了一大批青年人,各種新鮮的歌曲響徹在中國的城市農村的大街小巷……

後來農村土地聯產承包,再後來土地包幹到戶……

後來全國一片麻,劈劈啪啪的麻將聲,很快就傳染到各個角落……

後來,全國的孩子們都積極地拚搏在高考的路上,尤其是農村的孩子,這是出人頭地最好機會,或者說是唯一的機會……

後來遍地一片台球綠案子,混合著錄音機的震耳發饋聲,達達的撞擊聲……

後來又出現了一些中間人的行當,人們叫“倒爺”,有的地方稱為:“官倒”,在農村叫其“采買”。這些人似乎無所不能,到處跑,來回的忽悠,當時最主要進攻對象是——鋼材、水泥,那時候鋼材似乎很緊缺……

後來就有腐敗滋生的趨勢,於是有了一九八九年的那場天安門事件,後來一些人參與其中的學生,在畢業分配時,沒了機會……

後來九十年代初,一些歌曲開始流行,什麼《小芳》、《濤聲依舊》等等,火了毛寧楊鈺瑩等等……

後來房地產業開始萌芽,出路還不是很清晰。反正已經開始了……

後來,股票也開始出現,開始一整就賺錢,賺的是數倍增長……

後來全國大城市都搞開發區,以至後來中小城市也如法炮製開發區,招商引資……

後來,金錢萬能,一切都向錢看,錢字當頭,萬事不離錢,金錢的欲望無限製地膨脹……

後來的多次精簡機構,越精簡機構越龐大,黨政、政府的部門越來越多,官員的權利越來越大……

後來就有下崗職工大量地出現,工廠倒閉……

後來國有的,集體的工廠開始股份製,又進一步私人承包製,最後就變成了個人的私有製了,工人被買斷回家,無業去再就業……

後來,買房難(房價高),普通百姓得做房奴才;看病貴,普通百姓大病治不起了;上學難,學費貴,普通百姓供孩子上學很吃力……

再後來房地產開發商起來了,諸如像王石、潘石屹、王健林這樣的發到了。政府也靠賣地有了大量的財政收入,這時候官商之間打得火熱……

後來有了網絡大亨出來了,互聯網進入了經濟模式,什麼馬化騰啊。馬雲啊等等引領潮頭舞翩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