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記載,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共六十二艘,每艘長六十餘丈,寬二十餘丈。換算成現在的計量單位,就是長一百八十餘米,寬近八十米的大船,在當時的條件下這簡直是世界性的奇跡。
哈維教授研究了幾十年的世界史和中國史,他知道任何國家的曆史記載都不能全信,都有偏差或者誇張的成分。
他一直相信鄭和的存在,但也覺得曆史上描述的鄭和寶船太誇張了。要知道兩百年後的西方大航海時代,最大的船隻也不過百米長短,而當時的清朝甚至沒有一艘能跨海航行的大船。
也怪不得國際上會不承認有關鄭和的曆史記載了,可他們也同樣無法解釋鄭和對周邊國家帶去的影響和記憶,於是也不能否認鄭和的存在。
在這趟旅行開始前,哈維還想著隻要看見一艘同大航海時代戰船同等大小的鄭和寶船,他就能拿著這份證據去狠狠地扇整個西方曆史學界的臉。
然而當山縫中的一切真正展現在他眼前之時,他除了張大嘴,幾乎把甲板當成跑道,來回不停地跑動,嘴裏就像神經了一樣念叨不停:
“怎麼會呢,怎麼會這麼大?怎麼會這麼多?這裏有多少艘寶船?哦上帝,太多了數不過來。”
他學生和合夥人的狀況一個個也不比他好上多少,瑪麗和肯特四處尋找照相機,但找了一圈後才想起上船前這些東西都被禁止攜帶了。
肯特放棄了,隻靠著眼睛記錄下這一幕壯觀的畫麵。但瑪麗卻拿出了紙筆,在筆記本上開始了現場的素描。這也是一種記錄的方法,但顯然是沒辦法拿給其他曆史學家看的。
而哈維教授的兩名合夥人,他們的眼裏除了貪婪還是貪婪。若不是控製力還行,恐怕這時口水都要滴出來了。
同樣被震撼的凱麗拍了一把陳默:“掐我一下,看我是不是在做夢。”
陳默沒理會她的無厘頭,反而做起了解說:“當年我們數過,這條山縫裏一共隱藏了兩百艘寶船,其中五十艘是大船,長一百八十米,寬八十米。還有一百五十艘要小很多,長不到百米,寬也隻有四十米。
但這些小型船全都有火炮座艙,顯然是當年航海時專門應對小船騷擾的戰船。
在前麵有個碼頭,我們可以從那裏下船。當年我也是從那裏登上第一艘寶船,千萬要小心,這些船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堅固。”
五十艘寶船,一百五十艘戰船,哪怕隻有那五十艘寶船中有寶物,數量和價值恐怕也是要嚇死人的。
更多的東西之後還有時間解釋,陳默轉頭走進了駕駛室:“莫頓船長,要減速了,前麵就是碼頭。”
“明白。”莫頓做了個OK的手勢,同時把速度降低到現在的一半。
但看著陳默離開駕駛室的時候,他悄無聲息地摸出一枚小燈管把它捏成了紅色。
莫頓莫名笑了一聲後把燈管塞進了懷裏,他眼前不遠已經能看見石製的碼頭,探照燈的燈光中,碼頭布滿了海藻和青苔,一副不知道多少年了無人跡的模樣。
驅逐艦在碼頭停穩後放下了船板,哈維幾乎迫不及待就想跳到碼頭上去,卻被獅王小隊的副隊長鄭剛阻止了。
“請不要急,等我們探過路後再下去。”
哈維這才想起還有全副武裝的保鏢在船上,他再急心瘋,看到黑漆漆的M16也不禁要清醒一下。
何況保鏢們還是身先士卒地要先探路,他不答應就是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