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偶遇伊尹(2 / 2)

“父親告訴我,從小的時候,我就不愛和別人爭執,特別忍讓別人,所以大家都叫我百忍。”

“原來這樣,我看你精力充沛,天庭飽滿,不像久居此地之人,和我一起去天下看看如何?”

“什麼是去天下看看呢?”伯壬似懂非懂地問。

“就是到全國各地,和各種各樣的人交流,與不同的行業打交道,去見天下不同的風土人情。”

“好啊!”小伯壬興奮地差點跳了起來,可又馬上沉吟一下,“我怕父親母親不願意我出去。”接著他又把自己的經曆告訴了伊尹。

伊尹一陣感歎,看著這個天子聰穎的孩子,更加堅定了要把他帶出去的想法,“這樣吧,你帶我去你家裏,我和你父親母親說。”

兩人吃過飯,伊尹付了銅幣,然後隨小伯壬到了去往張公家裏。

原來伊尹的先祖是上古軒轅黃帝的大將力牧,屢立戰功。可是世事無常,正應了“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傳到伊尹父親一代,已經淪為平民階層。伊尹的父母居住在伊水之上,母親在剛剛懷有伊尹時丈夫猝死,獨自生活,一日她夢見一個神人告訴她道:“這裏將有大災臨近,你明天見到石臼中有水溢出時要趕快逃走,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要回頭看,千萬千萬。”她醒來便留意起來,第二天果然見到石臼裏有水溢出,想起夢中神人的話,便趕快向高地逃走。走沒多遠,果然聽到後麵有呼嘯聲越來越近,終於忍不住看時,卻見洪水洶湧而至,把她卷在當中。後來,有人在一株枯死的桑樹洞裏發現了小嬰兒,和她一起逃跑的人認出了包裹的衣物,卻不見他的母親。大家都認為是他母親化為空桑保護了他,便把他獻給了有莘國的國君,國君根據他的母親所居之地伊水為姓,給他起名為伊摯,小名阿衡,成人後改為伊尹。因為他出生在中空的桑樹裏麵,所以國君就把該地重建,起名為空桑,就是今天河南開封的東部。當然,也有人把伊尹喚作空桑兒,以緬懷他的母親。

伊尹少而好學,特別聰明。老國君對他也視為己出,非常寵愛。幾乎請來了有莘國全部名師,給伊尹傳業授道。所以伊尹十五歲就能夠博學多識,天文地理,無一不通,賢明的名聲在有莘國朝野流傳。相比來說,有莘國的太子就成為吃喝玩樂、一無是處的花花公子。在伊尹十六歲的時候,老國君離世而去,太子繼位,成了少國君。少國君從小嫉妒他,身邊又多是紈絝的臣子,所以盡管對他客氣,但始終不用他。伊尹誌向不得伸展,又怕名聲太大,國君嫉妒,再遭小人暗算,便賣掉家產,隱匿行跡,周遊列國,實為查訪各地人文地理,以便將來有所用途。

對於伊尹的名聲,張公有所耳聞,不想今日一見,果然是氣宇軒昂,不同於常人。

伊尹告訴張公,從骨質和脈象來看,伯壬非同尋常,且又有先前的不凡經曆,隻需到外麵曆練一番,必然會有大的作為。自己雖然不才,但願意帶領伯壬走遍天下,讓他多些閱曆,也好成為大器。

張公畢竟是男人,心懷大度,聽得伊尹說得句句有理,縱然是心裏不舍得,但也有意讓他再出去闖蕩一下。但他同時也照顧到妻子的感受,便同妻子商量。

“男兒誌在四方。如果孩子一輩子都呆在家裏,長大了也不會有什麼出息的。伊尹先生是天下名士,我想他一定會把孩子帶好的。”

伯壬的母親一向賢惠,對丈夫言聽計從,所以也流著眼淚同意了。臨別時,免不了抱頭痛哭,一番生離死別的景象。

伊尹告訴他們,從天象來看,這裏近幾年不會有大的災害,隻需要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自會與伯壬有相逢之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