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小許太子的遭遇,伯壬頓時義憤填膺,恨梅姬蛇蠍心腸。由此又想到妹喜也身處宮廷之中,是否也要麵對這些勾心鬥角的事情。他歎了口氣,問道:“你以後有什麼打算呢?”
小許太子苦幽幽地說:“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至於打算就更不用說了。”
伯壬看他的身體極度孱弱,卻不知該怎麼讓他恢複。就在地上點著了一堆篝火,一是去去夜裏的寒氣,再則也可以防止毒蛇猛獸的襲擊。雖然他為了青雲的事情心急如焚,但他也不會丟下這個可憐的人獨自離去。
第二天一早,伯壬背起小張太子向西行進。按照風拓的說法,身上背著人,他便無法使用五行遁術,隻能一步一步地向有人煙的地方走去。
一直走到太陽正西大約申時,才見到一個鎮店,這裏稀稀拉拉地散落著百十戶人,伯壬敲開了村頭的一戶人家。
這家一共五口人,操持家的是一對中年夫婦,三個孩子,兩個大約七八歲的男孩子,一個四五歲的女孩子。
“我們可以在這裏討頓飯嗎?”伯壬說話很客氣,“回頭多付飯錢。”
“哦,原來是行路之人,”男子把他們讓進屋裏,“可惜我們這裏簡陋了一些,你們不要嫌棄才好。”
他們在院子裏的幾張破木凳上坐下,女主人端來幾個饅頭和米粥,然後進屋哄孩子去了。
他們邊吃邊聊,伯壬才知道,這個中年男子名字叫房興圖,是後稷的後代,因戰亂幾度遷徙偏安於此地。房興圖從小對先祖後稷崇拜至深,每日在田中研究天文、土壤、水流和穀物等現象。
伯壬其實對他的研究並沒有太大的興趣,隻是有一搭沒一搭地回應著。正說著,忽聽門外有人敲門。
房興圖顯然是個好客之人,到門口去開門。
伯壬聽到房興圖和門外的人寒暄了幾句,一起進到了院子裏來。
看到房興圖旁邊的那個人,伯壬不禁喊了一聲:“伊尹大哥,怎麼是你?”
來人正是伊尹,見到伯壬,心中自然高興,相攜進入院子,三人重新吃著素食,敘談起來。
原來伊尹在夏都混跡日久,每天都見不平的事情發生在眼前,雖然心中不平,但都無可奈何。還有就是見施妹喜已經沉迷於宮廷遊戲之中,心中更加不好受,所以就有了離開的意思。
近來桀王的驕奢淫逸更是變本加厲,命曹觸龍驅使民眾在夏都郊外開鑿了一小座土山,山洞寬十丈,長八百丈,下麵開挖五丈寬、約一人深的溝渠,用青石條密密鋪滿溝底和兩側,引河水灌入,從西南入,自東北出,清冽的河水川流不息。又在兩側點燃鬆油熏香,山風習習,令人心曠神怡。又命人在兩側每隔一丈栽一根楠木,掛上烤熟的肉食。又每隔十丈開挖一丈寬酒池一個,用青石砌好,灌入美酒。恰逢夏天,桀王和眾嬪妃遊戲渠中,宮娥在渠兩側伺候,餓了取肉食,渴了飲美酒,美其名曰“酒池肉林”,極盡窮奢。卻不想百姓十室九空,餓殍遍野。朝政也被奸佞操縱,正直之臣或死或逃,剩下的也都呆在家裏,自顧自地生活。關龍逢等幾個重臣見自己說話桀王不愛聽,即使在朝中說了也不會被采納,所以也不再入朝。桀王樂得耳根清淨,所以暫時沒見風波。伊尹等人職位尚沒有達到可以進入內宮的權利,所以就沒有說話的份。看看桀王無道,百姓受苦,自己的抱負不得施展,伊尹終於決定離開斟尋,去豫州投奔成湯,不想在途中遇到伯壬。
伯壬沒想桀王昏庸得更加變本加厲,歎息不已。四個人邊吃邊聊,直到深夜,就在邊上的柴房和衣休息。
次日一早,房興圖給小許太子配了一些草藥,讓他服下。不一會兒,小許太子精神恢複了許多。房興圖告訴他,這草藥是他自己配製,藥引子是他自己研製的一種雜糧,自己稱它為速生穀子。幾年前他在堯山中采到一株生長極快的魔草,種在田地裏,不想它不但生長快,花期還比正常穀子早十天。所以它的花粉先與穀子雜交,生出來的穀子無論長勢還是產量都優於平常穀子。經過反複提純,現在選出來的穀子不僅產量奇高,是平常產量的數十倍,而且生長也快,一年可以生長兩茬。不僅可以解決溫飽問題,還可以讓人體力迅速恢複。隻是剛剛收了一小塊,還不知道這種糧食對人的身體有沒有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