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死諫開先第一人(2 / 2)

“我知道了。”伯壬心中明白。方才妹喜把前後的道理都給他擺明,隻要桀王有意殺死關龍逢,誰也救不出來的。隻是他現在心裏極不舒服,恨自己沒有回天之力。到了此時,他已經心中沒有了任何想法,扭頭就走。

“等一下!”妹喜喊了他一聲。

“嗯?”伯壬扭轉身來,隻是覺得現在兩個人中間隔了一堵牆一般,再沒有了當時山中的親近之感覺。那母親般的嗬護,姐姐般的關心,都隨著這不平的世事越來越淡。

“我問你,現在青雲妹妹怎麼樣了?”

“你不是會算出來嗎?”伯壬頂了她一句。

“唉!”妹喜歎口氣道,“我和青雲當初隻是和師父學了點看相和一些小的法術,並不是什麼都能做的。”頓了頓,她又說,“你現在趕快走吧,免得宮裏人看到,說不定又會惹什麼麻煩的。還有——你要善待青雲,她真的很不容易了。”

說著,她眼圈有點紅了。因為她知道,青雲的境遇和自己一樣,隻可以和喜歡的人相互依偎,而最終是不會有結果的。

“我知道了!”伯壬有些黯然,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說話。頓了一頓,勉強說道:“我先走了,妹喜姐姐!”

說完,他拉開門,縱身上房,轉眼消失在夜幕之中。

妹喜點點頭,心中一暖。她知道,這個大男孩也是受到伊尹的影響,心懷天下民眾。至於受到一些大臣的影響,對她有些看法,從而心中有些糾結,也是可以理解的。

離開皇宮,伯壬在斟尋城中轉來轉去,看到城中的千家萬戶都遭遇了地震和隕石,到處斷壁殘垣,處在饑餓和傷痛中的人們在牆角呻吟,無人照顧的老人和兒童在路上抽泣。

“我要救他們嗎?我該怎麼救?”他的心在呼喊,在流血,在掙紮。

後半夜又下起了大雨。

斟尋的冬季本來就很少下雨,更很少下大雨。在地震後下大雨,更給震後的百姓帶來了滅頂之災。

大概一個時辰之後,大雨停了,而北風則隨之而來。

“不知道還會有多少人在這個罪惡的夜裏凍餓而死呢!”伯壬在雨中躑躅著。他感覺到身上的雨水很快被凍成了冰淩,隨著腳步呼啦啦地向下墜落。當然,這些對於他這個修煉已久並且經過無數劫難的人來說,並不算什麼,可是對於災民來說呢——無疑是死神的召喚。

狼藉一片的街上除了呼呼的風聲,再也聽不到其它的響動了。

“孩子的呼喊呢?老人的聲音聲呢?”伯壬默默念道。

可是,回答他的依然是呼呼的北風。

直到黎明時分,伯壬才蹣跚地來到關府門前。

而此時,桀王再次把關龍逢帶到他的側殿之上。

關龍逢看看兩邊,發現外麵赫然立著一根銅柱,下麵依然是呼呼燃燒著的幹柴,將銅柱燒得通紅,熱氣使隆冬的側殿之內溫暖如春。

“關愛卿,”桀王口氣緩和地說,“隻要你收回昨天說過的話,我現在就放你回去,如果不收,你看——”他指著通紅的銅柱,“昨天晚上你也看到別人的下場了,這就是懲罰不聽話的人的下場。你也是聰明人,不要再和那些固執的大臣一樣胡鬧,找個養老的地方得了。”

“陛下!”關龍逢把心一橫,全無懼色,朗聲說道,“古代的君王,講究仁義,愛民節財,因此國家久安長治。如今陛下您如此揮霍財物,殺人無度,已經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您若不改變,上天會降下災禍,那時一定有不測的結果。如果現在改變,或許還來得及,如果不加改正,後夏的江山不保啊!”

“大膽!”桀王拍案而起,“把這個絮絮叨叨、冥頑不靈的人給我拖下去!”

“陛下!”妹喜站起身來,想要勸說。她即使不為關龍逢,也要為了伯壬的那一片愛民恤民之心。

“不要說了!”桀王怒氣未消,起身拂袖而去。

武士們哪敢怠慢,拖著關龍逢往銅柱上一按。

“啊”的一聲,青煙一縷,一代名臣——關龍逢就這樣慘死於炮烙之刑。

關龍逢赴火而死,葬在現在長垣縣東南的龍相村。後人有詩讚頌於他:“死諫開先第一人,千秋從此解批鱗,空言盛世能旌善,坯土何曾表直臣。”有人把他和後世的屈原相比,作詩讚頌:“肝膽空披死諫君,黃河曲裏有孤墳,末綿夏祚終餘恨,但殞微軀豈足雲。吊古三杯田橫酒,誄芳一部屈原文,慎無說壞天王聖,知是忠魂不忍聞。”更有人把他與商末諫臣比幹一起修了“雙忠祠”,作為長垣的“三絕”之一,並賦詩讚道:“勁草堂前古柏垂,雙忠遺留使人悲。欲知直節匡前代,更讀中原三絕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