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丟了真太監(1 / 2)

小太監腦子裏轟地一響,方知遇上棘手事了。八王內亂,他早有耳聞,隻是沒有拿到真憑實據,所以朝庭才沒有發兵。八王裏頭,除了有皇上的親哥哥親兄弟之外,還有他的叔父爺爺輩。這些王子王孫,當初分封土地時,隻知往邊遠之地發落,未料想他們之間離得太近,互相一串連倒成了氣候。

“夫人是如何得到這個消息的?”小太監問。

黃秋蟬說:“郎君有所不知,我的五個哥哥在世時,和八王就曾沆瀣一氣,勾搭連環,常有書信人事往來,沒準至今我莊內還有八王的奸細臥底呢。他們聽說你剪除了他們的同黨,心存不滿,發誓要殺了你,所以我很是放心不下。依我之見,郎君不如就此收手,回去後奏明聖上,讓朝庭發兵再來剿滅不遲。”

小太監想想說:“此事不妥,八王叛亂,證據不足,朝庭也無可奈何,出師不名嘛!”

“你說如何才是好呢?”黃秋蟬問。

“我想去探探虛實。”小太監不假思索的說。

“我才不呢!”黃秋蟬摟著小太監的脖子說,“沒來由我不能為了他皇家的江山,搭上我丈夫的一條性命。”

小太監坦然一笑說:“哪有那麼嚴重,我就不信他們還能吃了我?即便是龍潭虎穴,我也要走上一遭。”

“你準備帶多少人馬?”黃秋蟬問。

“人多了目標大,就我,王小五,張發存,加上新收的師爺華世雄四人足矣!”小太監說。

“你執意要去,我也攔擋不了你,我給你再加一個人吧。家丁黃仁多次去過八王封地,路熟人也熟,黃仁為人厚道,又會些武藝,去了也是個幫手。”

小太監有心不允,又怕違了夫人的一片好心,隻好說:

“行吧!”

“你可一定要多加小心呀!”黃秋蟬囑咐道。

小太監嘴對嘴親了夫人一口,笑道:“沒事,我的命還值錢著哩!”

當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小太監召見華陽總兵,如此這般地交待了一番。

華陽總兵劉建勳追根溯源還是王書貴線上的人,但是由於他的官職微小,又是處在邊遠小城,沒什麼名氣。他從未有緣得見王丞相的尊容,不知他是光頭麻臉,抑或是慈眉善目。他的上鋒知府鄒希貴平日裏隻知自己撈錢,全不把軍隊事物放在眼裏,劉建勳有力無處使,滿肚子積攢了不少冤氣。

劉將軍出身寒微,早年曾流落街頭,靠耍把戲賣藝掙錢糊口度日。前總兵見他人材出眾,又有一身好武功,有心提拔於他,就把他召至麾下從小兵做起,一步步升到如今這般地步。

劉建勳平生尚未見過比知府更大的官員,今蒙皇命欽差大人親自召見,他刹時感到受寵若驚,心存感激。兩人坐下一交談,他又有些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的感覺。別看欽差大人年歲不高,長得跟個白麵書生一般,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看人家論文議武,談天說地,縱論天下大事,就像是鷹隼捉兔,信手掂來。和那個草包鄒希貴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怪不得皇上慧眼識英才,選中他為欽差哩!

小太監在談話當中,也發現劉建勳是個人物。有這樣一個得力的幫手,他更加堅定了削平眾反王的決心。他答應劉建勳,事成之後,奏明皇上,封他為大將軍,進京做官。劉建勳聞說,連忙離座磕頭,感謝小太監的知遇之恩。

事有輕重緩急,小太監把準備押送到邊關的那十萬兩銀子,悉數撥給劉建勳使用,命他做為軍費開支,屯兵納糧,操練人馬。給他三個月的時間,組成一支十萬人的大軍。兵源可征調附近州府的地方部隊,也可就地募集新兵。

諸事安排妥當之後,小太監和王小五、華世雄、張發存加上黃仁共是五人出發前往滇黔之地。隻有小太監一人騎馬,其他人均是騎驢騎騾子不等,扮作商人模樣。小太監把金印和聖旨留在胡三的府上,由胡三暫且代行欽差職務。他的勾魂長槍則寄放在劉建勳處,他隻留下那把金剛寶劍挎在腰間。因是秘密出行,胡三和黃秋蟬等都未能出城相送。

這一日到了一個所在,小太監等舉目一望,知是到了番王城池了。

八大王爺,各有封號和封地,在他們各自的領地裏,自行收稅收租。他們不向朝庭交納稅銀,朝庭也不管他們的王綱王紀。其實是他們自己在經營著各自的地盤,每一塊領地,就是一個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

按說,在這兒當家的老少爺們,吃不愁、穿不愁,夏天不怕熱,冬天不怕冷,幹活的有男人下地,睡覺的有女人上床,該滿足了。不,人心都是無止境,狗肚子皆是無底洞,小王要當大王,大王還想當皇上。八王裏以福王為首,糾集起附近的七王,號稱八大王,他們提出的口號是:排排坐,吃果果,今天是你明天是我,同父異母一家親,老子的江山輪流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