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火燒葉城(1 / 2)

城外有條江,名叫泗水江,江不甚寬,但水流湍急,深處可達十數尺,往前又是逆流,渡江作戰幾無可能。

臨城有座山,叫斷壁岩,山高坡陡,極難攀援。

小太監獨坐帳內,苦思冥想,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一個破城之計。他借古喻今,設身處地,計將焉出?古代最著名的軍事家如韓信,善用口袋計,把他個氣同鬥牛、不可一世的楚霸王活活裝進埋伏圈裏,令他有勁使不上。孫子攻心不攻城,周公謹火燒赤壁,諸葛亮火燒新野……

對了,古人征戰善用火,咱何不也學古人一回呢!小太監成竹在胸,精神為之一振,立即召張發存、黃仁等進帳,吩咐他們在軍中選拔身手矯健、善於登高爬低的五百勇士,多備繩索,弓箭、火種易燃之物等,如此這般交待一番,張、黃二將依計而行。

潘元帥又命諸將人等,各率本部人馬,二更埋鍋造飯,三更準備妥當,收拾利落了,但見城中火起,急速攻城。

張發存、黃仁兩個,帶五百驍勇之士,連夜沿左側首山坡緩處悄悄登上斷壁岩。斷壁岩雖不甚高,但山勢險要,地形也不很熟悉。晚飯後不久爬山,到午夜時分方才登臨山頂。從山頂往下俯瞰,但見城中萬家燈火,密密麻麻,星羅棋布。可見在戰爭期間,城中居民擔驚受怕,睡眠也不似往日。這一處山崖如同刀劈斧鑿一般,直上直下,怪不得城中不在此處設防。除了鷹隼,什麼鳥兒敢掠過這樣的高崖?

白天他們就偵察好了,貼山根就是城牆的後牆,大約三尺來寬,可以走馬的。白天元帥不讓他們貿然行動,怕一旦暴露了目標,反而會誤了大事。夜晚雖然安全,但難度要大了許多。剛才爬山時,一個兄弟掉了下去,眼見是凶多吉少,等天亮再去找找看吧,還不一定找得到找不到呢?

大帥交待清楚了,從山上用繩索吊下的弟兄,立即往城裏放火箭,不管是民房營房,公房私房,引著一處是一處,不要往一個方向放箭,多放幾個火點,令敵方不便撲救。不要和前來阻止的敵兵糾纏,主要任務是放火。

張發存、黃仁兩個,立功心切,都要下去。有士兵伍長說:“將軍,你倆都下吧,這裏有我呢!保證把弟兄們一個個安全地輸送到位。”

兩人大喜,拍拍伍長的肩膀說:“一旦放火成功,就是奇功一件,到時我們給元帥說說,讓你連升三級。”

伍長自然也十分高興,催促道:“事不宜遲,二位將軍下吧!”

每隊十人,下去之後搖繩為號,上麵把空繩子拽上去之後繼續下人。

張發存是頭一撥,下去之後,幾人迅速解開繩索,以備第二撥下人。張發存帶九個弟兄,繩索正好直接把他們放到城頭女兒牆上。敵兵以為此處安全萬無一失,幾百尺的高崖上豈會有天兵下凡?因而懈怠,並無派兵巡邏的。張發存大喜,立即解下背上的弓箭,將易燃之物綁在箭頭上,用火種點燃,十人分十個方向射去。頓時城中火起,此城土房也有,大多乃是竹樓木屋,而且又是年代久遠,怎經得這一場人為的縱火。一時間劈啪作響,煙熏火燎,火光衝天,慌亂的人群喊爹叫娘,四散奔逃。巡城的敵兵聞訊而來時,恰恰黃仁的第二撥弟兄剛剛趕到。黃仁說:

“張兄,你已立了首功,也該讓兄弟露一回臉了,你們阻擊敵兵繼續放箭,我帶幾個弟兄去開城門。”

張發存等殺了幾個前來巡城的小卒,邊放箭邊說:“黃兄,大帥並未給我等交待開城門的任務呀!”

黃仁說:“這個你不懂,城門不開,大軍如何進來?大軍進不了城,我等放箭也是空放。”

此時火勢越來越猛,前來阻擊的敵兵見少。第三撥弟兄也即將下來增援,張發存說:“哥哥要當心呀!”

“不妨事!”黃仁幾個掩入火光之中。

小太監引領三軍將士,看城中火光四起,急發令攻城,突然城門洞天,潘元帥大喜,三軍魚貫而入。

達陵武尚在夢中,聽軍士來報說有人放火,城中大火四起,他一邊穿衣罵娘,一邊朝門外的火光望去,嘴裏咬牙切齒地咕嚕道:

“抓住這個縱火的,一定要把他狗日的碎屍萬段!”

達陵武褲子還沒穿利落,又有士兵來報說:

“將軍大事不好,官兵已經進城了!”

“不會吧,難道他們是從天上飛下來的?”說是這麼說,可是達陵武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急忙下令集合隊伍從南門撤退。

小太監急令士兵救火,見張發存等仍舊站在城頭放火箭,遂大笑製止道:

“張將軍,剛才放火有功,現在放火可就有罪了,快下來吧!”

張發存這才住手。

官軍撲滅大火,天已大亮。小太監命人粗略地統計了一下,大火共燒毀民房兩千餘間,官房瘳瘳,燒死百姓數目不詳,死者大多是老弱,無家可歸者哀嚎不止,大多已避往他處。達陵武率少數反王部隊丟下老婆娃娃,從南門逃遁,其餘或降或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