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結構建築抗震之謎
科海泛舟
作者:魏剛
在曆史的長河中,由於地理差異,人類社會逐漸形成兩大建築結構。一種是以磚石為主的堅硬建築,表現為歐洲的城堡和教堂;另一種是以天然木材為主的柔軟建築,表現為中國的殿閣樓台。
在現代工業文明到來之前,這兩大建築類型在各自的地域和社會中不斷發展,幾乎達到了各自建造技術的極致。我們姑且暫時將城堡和教堂放在一邊,來看一看木結構建築的特點和抗震之謎。
震後不倒的木結構建築
在汶川地震中,四川都江堰青城山前山有部分木結構的別墅建築,在災後的實地調查中人們發現,建築麵積約200平方米的木結構房屋底層裂縫最多出現了6處,二層的裂縫最多出現了2處,但並不影響結構安全性和正常使用。
2009年,日本和美國科學家進行了一次木結構建築抗震實驗。他們在一座實驗工作台上建造了一座7層高的木結構建築,然後製造一次相當於裏氏7.5級的人造地震,震動持續了40秒鍾。實驗結果顯示,木結構建築對強烈地震有較高的耐受力。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王貴祥透露,我國古代木結構建築有不少經曆了數百上千年,仍然巋然屹立。
比如位於天津薊縣盤山腳下的獨樂寺,始建於唐代,寺內的觀音閣和山門重建於遼代。自重建以後千餘年來,獨樂寺曾經曆了28次地震,其中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河、平穀發生8級以上強震,薊縣城內官民房屋全部倒塌,隻有觀音閣不倒。1976年唐山大地震,觀音閣及山門的木柱略有搖擺,但整個大木構架安然無恙。
還有位於山西省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的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1056年)。據史書記載,在木塔建成200多年時,當地曾發生過6.5級地震,餘震連續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隻有木塔巋然不動。上世紀初軍閥混戰的時候,木塔曾被200多發炮彈擊中,除打斷了兩根柱子外,別無損傷。
天然木材以柔克剛
木結構建築為何有如此奇特的抗震性能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原所長謝禮立指出,木結構建築擁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主要是由其材料決定的。天然木材本身質地較軟,比磚石混凝土和鋼材有更好的柔韌性,可以承受更大的形變。同時,天然木材一般比較輕,整個建築的重量就比磚混和鋼結構的建築要輕得多。這些都有利於抗震。
長期從事古建築修繕工作的業內人士認為,一般木結構建築主要采用鬆木、杉木,這些針葉樹木既能承重又有韌性,而楊木、柳木因為易斷裂,則不會用在木結構建築中。高級的木結構建築的連接件會用金絲楠木等成材年份長,韌度高的木材,但在國內,這些名貴木材已經在明清兩代被采伐殆盡。
據了解,采伐後的木材並不能直接就用於建築,因為含水率很高,不加處理使用會導致建築日後變形。因此,木材采伐運輸後,要進行烘幹,一種是自然晾幹,但是耗時長,一種是逐漸加溫烘幹,時間短。烘幹後的木材在壓力下可以變形,但不會斷裂,壓力消失後,還可以恢複原樣。這也是天然木材作為建築材料的優勢。
可變形的框架結構
除了天然木材本身的可塑特性外,木結構建築擁有可變形的框架結構。比如,一把木椅子,你使勁晃動,它會吱扭作響,但是椅子不會散架。
我國古代木結構建築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地基、基礎、牆柱、屋頂。其中,地基是由石灰、黏土和細砂所組成的三合土夯實的。地基上麵是基礎,一般是獨立基礎,也就是砌個大磚台。一旦發生震動,雖然下麵的地基會晃動,但是由於上麵是個整體,所以晃動而不散架。
木結構建築沒有承重牆,它的牆體隻承受自身的重量而不承受建築其他荷載。承重的隻有柱子。
專家指出,木結構建築的支撐柱不是釘死在地基裏的,而是放在石頭基礎上,也可以移動。在汶川地震後,當地的許多木結構建築的柱子就發生了移動,但是建築本身沒有倒塌。這種特點使人們在大地震過後經常看到“牆倒屋不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