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群峰之間有一座終日雲霧彌漫的小山穀。山穀中有一座無難庵。
在周邊居民的印象裏,這無難庵極其神秘,庵裏女尼與世俗之人很少有往來,通常山穀中經年都不見有人出入。
這一日,一位全身裹在黑袍中的人影來到了小山穀前。隻見這人影撩開罩頭露出一張俊朗的麵龐,看上去是位約三十歲光景的男子,此人正是齊連。
那日裏海老爺子給他透露了妻子出家為尼的消息,雖然沒有講明具體出家之地,但這倒難不倒齊連。據他所知,這城市周圍方圓數百裏尼姑庵也就那麼有數的幾座,自己一家家尋過去便是了。
十幾日來,他已經尋訪了五六座庵廟,眼前的小山穀正是他下一個尋訪的目標。
“穀中有人嗎?齊某冒昧來訪!”齊連並未冒然進入穀內,而是在穀外高喊了數聲。
可足足等了半個時辰,依舊沒人回應,他才抬腳朝山穀內走去。進入山穀不及百丈,便被濃霧擋住了前方視線。隻見地麵上一條長滿雜草的小徑通向穀內方向,在不遠處淹沒在了濃霧之中。
齊連略一停頓,便沿著小徑急速朝穀內馳去。
這霧極濃,齊連即使全力凝聚目力也不過能望出十米遠去。跌崖之後他雖然覺察到自己對身邊事物突然多出了一種感知力,可以清楚地感知到身邊百丈內一切動靜,可在這迷霧中也不敢多待片刻。
約摸行了三四裏路,前方迷霧突然一淡,齊連已經出了濃霧的範圍。眼前的一切又清晰地呈現在了他的視野內,他幾乎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
齊連好像置身於另一個世界,這山穀實際上要比從穀外看起來寬闊多了,足有數裏寬,除了出口這端其餘三麵均是高聳入雲的雪峰,山壁陡峭無比,飛猿難攀。穀中長滿了樹木,腳下的小路穿過樹林,彎彎曲曲的伸向遠方。
齊連並未停下腳步,沿著小路繼續朝前走去。又走了數裏,前邊視野一亮,現出一片平坦的田野來。田野裏長滿了稻穀,綠油油的煞是喜人。
一座廟院靜靜地坐落在山穀最深處,廟院規模並不大,一間主殿,數間廂房,低低的院牆。遠遠望去這廟院少了份莊嚴,卻多出了一份清新之氣。
要不是門前立著的一塊青石上刻著“無難庵”幾個朱字,齊連還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座鄉野莊園。
齊連近前,隻見庵門虛掩,他上前輕輕叩了數下門環,便不慌不忙地立在門前等候起來。
不多時,隻聽吱呀一聲輕響,庵門打開一道縫,一個光禿禿的小腦袋從門內探了出來。齊連看去,見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尼姑,麵相清秀,此時正瞪著一對大眼睛驚詫地望著自己這位不速之客。
齊連衝著她微微一笑,禮貌地開口問道:“小師傅,齊某這廂有禮了。在下有事相訪貴庵,還望小師傅引見一二。”
“施主是要找我師父嘛,請稍候片刻……”這小女尼話音未落,庵門已然關上,齊連隻聽得門內傳來一陣小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