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構建高職生就業能力培養體係的思考(1 / 3)

關於構建高職生就業能力培養體係的思考

文化論壇

作者:陳曉峰

摘 要:麵臨的形勢日趨嚴峻就業市場,如可構建高職生就業能力培養體係在成為了深層次的原因,如何培養和提升高職生的就業能力引起政府、學校、企業的思考。構建科學的就業能力培養體係是高職學校培養合格高職人才和做好高職生就業工作的重要保證。本文通過理解高職生就業能力的內涵,分析高職生在就業中自身的現狀,提出以就業能力為本位的三方麵途徑培養高職生就業能力,並在此基礎上探索了高職院校教育評價方法,希望能為高職生就業能力培養體係的構建做出貢獻。

關鍵詞:高職生;就業能力;培養體係;現狀;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2

2009年溫家寶在湖北考察時指出,職業教育從根本上來講可以歸結於就是就業教育, 2010年溫總理針對大學生就業的問題專門提到:就業是天大的事。截至2008年年底,全國共有獨立設置的普通高職高專院校1087所,其中職業技術學院872所,占全國普通高校總數的60.5%,高職院校的學生已經慢慢成為地方經濟就業中的主力軍,他們往往從事的是最基層、最重要的職位。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慢慢提升,高職生在就業市場中越來越受到青睞,從有關資料上顯示高職生就業率從2003年至2010年從55%攀升到88%。然而在發展的同時,高職院校學生在就業中的複雜性和存在的弱勢地位等問題也不能忽視,特別是強實操輕理論、自我學習創新、綜合素質等方麵與本科院校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培養高職生的就業能力,就成為高職院校培養合格就業人才的關鍵。

一、高職生就業能力的內涵

從表麵來看高職生就業能力是指畢業生在畢業時具有獲得工作職位的能力。關於對就業能力的定義,現在國內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而規範的定義,從不同的視角、領域和立場,對就業能力就有不同的理解。在研究中表明,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主要是指高職院校通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實踐創新能力、過硬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等綜合思想素質品格,筆者認為對就業能力內涵的界定就要也是指學生上述的幾種能力,包括專業操作技能、實踐創新能力、過硬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等綜合思想素質品格。

二、高職生在就業中的自身現狀:

(一)就業心理不成熟;

(二)就業意識不強;

(三)動手能力不強。

三、培養高職生就業能力的途徑

(一)以就業能力為本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的一個必修課程,高職院校同樣如此。學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的就業能力關聯起來,把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納入到平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課程中來。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就業能力中最重要的個人素質和品格,這種個人品格主要包括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在表現,例如人的責任心、忍耐心和獨立性等個性特征,外在的表現出來外化為人的忠誠度、社會責任感、敬業等奉獻精神。

具有良好的個人品質能使高職生在今後人生道路中能夠適應各種環境。以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為依托,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這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更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和開展思政教育改革瓶頸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