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喜迎黨的十八大召開
文化論壇
作者:周玉傑
摘 要:校園文化是一個院校辦學理念和院校精神以及管理水平的集中展示,高度重視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應當也必須是每個高等院校的當務之急。[1]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本文重點闡述了河北體育學院在十八大召開之前,加強自身校園文化的建設,促進學校的自身發展。
關鍵詞: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十八大
作者簡介:周玉傑,女(1961.10-),遼寧丹東,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中圖分類號]: G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1
一、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催化劑
學校的校容校貌,表現出一個學校整體精神的價值取向,是具有引導功能的教育資源。大學校園是每一位學子學習和生活的地方,同樣是每一位學子塑造人格,加強自身修養的聖殿和天堂。大學是曆屆學子心目中的象牙塔,吸引他們的不僅僅是學校的硬件設施和學術文化,更重要的是一種青春氣息、一種學術氛圍、一種校園精神、一種人文修養,這便是校園文化的精髓。校園文化建設包括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製度文化建設,其中物質文化建設是基礎,製度文化建設是保障,而精神文明建設便成為了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和最終目的。
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在即,各高校要領會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抓好黨建工作的同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穩中發展,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河北體院作為國內體育界的一顆璀璨明星,作為河北省體育教學發展的權威和源頭,始終在“崇德礪能,篤學拓新”的校訓指引下,堅持“立足體育,育人為本,順應時代、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形成了特有的體院文化,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優秀的體育人才。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就要從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入手,通過美化校園環境,完善教學硬件配備,打造新型現代化高校。校園環境就是我們學習生活所處的環境,它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心情,也會反映出在校學生的素質高低和學校文化傳統的優劣。因此,建設綠色校園、環保校園、美麗校園,打造校園綠色生態文化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院領導班子應對校園環境出台整體規劃方案,提高綠色植物的覆蓋率,號召在校師生把校園當成自己的“家”,倡導“綠色環保”,大家攜起手來共同維護校園的環境和衛生。其次要完善學校的教學硬件配備,比如體育場地設施和器材,電教室、閱覽室等信息化係統,這也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物質基礎。學校的硬件水平是衡量一個學校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
二、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中心
古人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弘揚校園精神,大力抓好校園精神文明建設。身處校園的每一位學子才會受到人格的熏陶和渲染,才會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這一點很關鍵,甚至比文化學習更加重要。因為它會使一個人從內到外發生改變,在大是大非麵前明辨是非,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和良好的個人修養,它會影響人的一生。比如傳承百年的北大精神,無不深刻感染著在校還是曾經在校的每一位學子。每一所高校都有它獨特的校園精神,它是眾多學子的精神追求和動力源泉,因此21世紀的高校建設要抓好校園的精神文明建設,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第一、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建設,讓在校的每一個人都擁有優良的品質和人格魅力,形成一種學業上刻苦鑽研,生活上互幫互助的氛圍。第二、開展多種多樣的文藝社團、聯歡晚會、學生會等學生組織的團體活動,並走出校園,參與到社會、社區活動中去,培養青年學子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優良傳統,用青年人的激情和活力去影響社會,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而作為青年學生本身,就會感受到一種人生的價值,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第三、注重校園精神建設和校園名人故事的宣傳工作,比如在校刊上發表文章並開展在學生之間的傳播。用先進人物故事去感召在在校學生,讓每一個心中都充滿神聖和自豪感,敬仰名人因而影響自身,崇尚校園精神並因此改變自我!河北體育學院有著自己獨特的校園精神,處處洋溢著運動的氣息,朝氣蓬勃,活力四射。置身校園的每一名學生和老師都被這校園精神深深的影響和感染著。